时间: 2025-05-06 01: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4:55
冬日观象台 其一
作者: 梦麟 〔清代〕
木落风高画角哀,霜浓野阔一登台。
云旗天转桑乾出,日驭烟横碣石开。
黑水遐封思禹迹,金方借箸失边才。
汉家养士恩如海,谁伏青蒲请剑来。
冬日里,树叶纷纷落下,风高吹起,角声悲凉;霜重覆盖大地,站在高台上俯瞰四周,景象辽阔。云旗在空中变幻,仿佛桑乾河的水流出,阳光穿透烟雾,照亮了碣石的开阔地。黑水遥远地封锁着,令人想起大禹的足迹;金色的筷子借用之后却失去了边缘的才华。汉朝对士人的恩情如同大海一般深厚,谁能在青蒲之地求剑而来?
作者介绍: 梦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著称,风格清新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冬日的景象,抒发对政治的忧虑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冬日观象台 其一》是一首极富情感和意象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冬季的萧瑟景象,开篇以“木落风高”点明时节的凄凉,紧接着通过“霜浓野阔”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既描写了自然的严酷,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的“云旗天转桑乾出”,则是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出诗人的敏锐与细腻。最后两句涉及到历史与情感的结合,诗人怀念大禹的治水功绩,借此抒发对士人艰难处境的同情与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冬日的冷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历史感。诗人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将大自然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士人理想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情感深邃且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木落风高”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汉家养士恩如海”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之恩
B. 社会之恩
C. 君王对士人的恩惠
D. 个人之恩
“黑水遐封思禹迹”中提到的“禹”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老子
C. 大禹
D. 司马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两者都涉及自然景象的描绘,但李白更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而梦麟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社会的关系。
推荐书目:
以上为《冬日观象台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