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马儿•却聘词,代章氏婢小红》

时间: 2025-04-27 18:42:41

诗句

还自忖、不知墙头马上,几曾微露。

却因何有人传误,惹得求凰争赋。

罗敷虽未有夫,也还应念,使君有妇。

有妇更求凰,恐青陵台畔,金钗难数。

泪落流黄土,妾原薄福,不堪君顾。

况妾未经十五。

豆蔻心儿难吐。

殷勤寄语刘郎,桃花虽好,莫走天台路。

天台深处,多少香云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2:41

原文展示:

《竹马儿•却聘词,代章氏婢小红》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白话文翻译:

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内心挣扎与情感,尽管她心中有爱慕之情,但因对方已为人妻,她不得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她回忆起昔日的青涩,并感叹自己的薄命,感到无奈与委屈。最后,她希望能传达自己的心意,但又担忧被误解,最终选择了隐忍。

注释:

  1. 墙头马上:指在墙头或马上,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2. 求凰:古代传说中求凰是对爱情的追求。
  3. 罗敷:古代美人,指代美丽的女子。
  4. 青陵台: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象征着爱情的追求。
  5. 豆蔻心儿:指少女的心思,暗指对爱情的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心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地位较低,婚姻往往受父母之命,爱情难以自由表达。诗中小红的心情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竹马儿•却聘词》通过小红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苦涩的心情。开头的几句提到“墙头马上”,表明女子对情感的隐秘与不安。随着诗句的展开,女子对情感的感悟愈加深刻,逐渐流露出对已婚男子的爱慕之情,同时又感到心中的委屈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罗敷虽未有夫”,暗示即便是在没有婚姻束缚的情况下,爱情的追求仍然受到道德约束,而“小红”所处的环境让她对爱情的期待变得复杂且矛盾。女子的自我反思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最后,诗中提到的“天台深处,多少香云护”,不仅是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深沉的忧伤,又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展现了女性在爱情面前的复杂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还自忖不知墙头马上”:女子自我反省,隐隐觉察到自己的情感复杂。
  2. “几曾微露”:暗示她对情感的隐藏与掩饰。
  3. “却因何有人传误”:她思考为何会有误解传出,对情感的脆弱感到无奈。
  4. “泪落流黄土”:表达了她的悲伤与绝望。
  5. “妾原薄福,不堪君顾”:女子自觉命运薄幸,无法被爱人看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豆蔻心儿”,比喻少女的情感与期望。
  • 拟人:如“桃花虽好,莫走天台路”,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诗句中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脆弱与坚定,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墙头:象征着隔膜与距离。
  2. 青陵台:象征爱情的向往与理想。
  3. 桃花: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求凰”指的是什么?
    • A. 求婚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追求名利
  2. 小红对爱情的态度是:
    • A. 热烈追求
    • B. 隐忍与无奈
    • C. 漠不关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董以宁的作品更注重女性内心情感的描写,而王维则表现出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董以宁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其一 新凉 次韵奉酬蔡成允 赵乐道挽诗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剔银灯·帘下风光自足 登普宁寺岁寒庵面江山之胜令人欲赋而长老因 春词 师文莫君以诗从仆求字顾非所长聊作一篇姑慰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 鹊桥仙·红摧绿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愤自厉 八方风雨 田父之获 包含榄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清怡 门字框的字 绍统 经多见广 默而识之 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晓唱 大肆铺张 矜哀 包含抢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