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占春芳 山塘闻杜鹃》

时间: 2025-05-05 20:37:23

诗句

声声血,丝丝泪,苦傍落花边。

满眼新蒲细柳,那堪往事如烟。

弦管闹人天。

枉相思、五十年前。

残脂剩粉都收拾,付与啼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7:23

原文展示

占春芳 山塘闻杜鹃

声声血,丝丝泪,苦傍落花边。
满眼新蒲细柳,那堪往事如烟。
弦管闹人天。枉相思五十年前。
残脂剩粉都收拾,付与啼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与苦涩。诗中描绘了血泪交织的情感,述说着对落花的惆怅;眼前的新柳如丝,似乎在提醒他那些已经如烟般消逝的往事。音乐声喧闹,令人心烦,却无奈地回想起五十年前的情思。最后,诗人把过去的残留之美与情感,都交给了啼叫的杜鹃,留下了无尽的哀愁。

注释

  • 声声血:形容悲伤之声,如同鲜血流淌,表达深切的痛苦。
  • 丝丝泪:指细微的泪水,象征着绵绵的忧伤。
  • 那堪往事如烟:无法承受往事如烟般逝去,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 弦管:指乐器的声响,这里暗指喧闹的音乐。
  • 残脂剩粉:形容昔日的美人已不复存在,只有残留的妆容和回忆。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代,杜鹃的啼叫常常被用来象征哀伤与思念,特别是在春天时分,杜鹃鸣叫更容易引发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 五十年前:可能暗指诗人自身的经历或历史,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以其词作见长,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历史和往事的追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正值杜鹃啼鸣之时,诗人站在山塘之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唤起了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写下了这首充满哀伤与思念的诗篇。

诗歌鉴赏

《占春芳 山塘闻杜鹃》是一首充满情感纠葛的诗作,诗人以深沉的语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自身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声声血”和“丝丝泪”的对仗,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伤,仿佛每一声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满眼新蒲细柳”,描绘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但随之而来的“那堪往事如烟”却又使人感叹,往日的美好早已成为了历史的尘埃,难以追寻。诗人在此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弦管闹人天”一句,表现出春日喧闹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指责世俗的喧嚣掩盖了他内心的思念与痛苦。结尾的“残脂剩粉都收拾,付与啼鹃”,更是将过往的情感寄托于杜鹃之上,留下了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托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声声血,丝丝泪:用声音与泪水形象地传达内心的痛苦。
  2. 苦傍落花边:在落花的旁边,感受到花的凋零与自身的苦痛。
  3. 满眼新蒲细柳:描绘春日新绿的景象,反衬出内心的悲伤。
  4. 那堪往事如烟:对往事无法承受,表达了时间带来的无奈与失落。
  5. 弦管闹人天:音乐喧闹,打扰了内心的宁静。
  6. 枉相思五十年前:回忆五十年前的情感,感叹相思之苦。
  7. 残脂剩粉都收拾: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已成往事,只剩下残留之物。
  8. 付与啼鹃:将所有的情感寄托于杜鹃的啼叫,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声声血,丝丝泪”,通过声音与泪水的描绘,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声声血,丝丝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杜鹃”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无奈,表现出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暗含着伤感与无奈。
  2. 新蒲细柳:代表春天的生机,反衬出内心的悲伤。
  3. 杜鹃:常被视为思念与哀伤的象征,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声声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痛苦
    • C. 无奈
    • D. 平静
  2. 诗中的“残脂剩粉”指的是什么?

    • A. 新妆
    • B. 旧情
    • C. 旧物
    • D. 过去美好的回忆
  3. “那堪往事如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 A. 怀念
    • B. 轻视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

  1. B. 痛苦
  2. D. 过去美好的回忆
  3. A.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 《离骚》:屈原的经典,充满了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与失落。

诗词对比

  • 高旭与李白:高旭的细腻感伤与李白的豪放洒脱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表达了对个体情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薄暮练川朱侯过访小语别去寄赠一章 文漪堂之后凉风堂 由阴径而下至振衣渡又名却女津 题尤生画赠林总兵 元驭阁老将北上要余于野次言别得二章 其二 元驭阁老将北上要余于野次言别得二章 其一 题故孟光禄怡老园 挽皇甫子循先生 癸未除夜 寿余德甫七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一生愧辱 删繁就简 忧深思远 深更半夜 露次 群雌粥粥 冯驩弹铗 押麻 男大须婚 戈字旁的字 出走 徒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