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

时间: 2025-05-08 22:10:39

诗句

南屏九日登临地,望里风烟秋事幽。

青蕊娟娟怜物候,孤帆袅袅隔江洲。

秦云陇树归心远,易水燕山落日愁。

诗罢长吟还自伫,汀凫沙雁晚相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0:39

原文展示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
作者: 孙一元 〔明代〕

南屏九日登临地,
望里风烟秋事幽。
青蕊娟娟怜物候,
孤帆袅袅隔江洲。
秦云陇树归心远,
易水燕山落日愁。
诗罢长吟还自伫,
汀凫沙雁晚相游。


白话文翻译

在南屏山的九月九日,我踏上了这片登高的地方,
从这里远望,烟雾缭绕,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幽静。
青色的花蕊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让我对万物的变化倍感怜惜,
一只孤独的帆船缓缓飘过,隔着江洲而行。
秦地的云和陇上的树木让我思乡的心情愈发远去,
易水和燕山的日落又让我心生愁苦。
吟诗作罢,我仍然静静伫立,
在汀洲上,野鸭与沙雁在傍晚时分相互游弋。


注释

  • 南屏:指南屏山,位于中国的某个地区,是登高望远的好地方。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常在此时登高。
  • 青蕊:指青色的花蕊,象征着秋天的植物。
  • 孤帆:一只孤独的帆船,象征孤独与漂泊。
  • 秦云陇树:指秦地的云和陇上的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易水燕山:易水和燕山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汀凫沙雁:指在滩涂上游荡的野鸭和沙雁,展现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一元,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以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登上南屏山,凭栏远眺,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登高望远是习俗之一,诗中反映了这一传统。


诗歌鉴赏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是一首描绘秋天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节,登高远望,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以“登高”为起点,在山顶望远,展现出一幅幅秋日的美景。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南屏山的景色,风烟缭绕,秋意盎然,给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青蕊娟娟”表达对万物变化的怜惜,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孤帆的描写则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孤独感与漂泊感随之而来。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秦云陇树”与“易水燕山”,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刻思念,情感愈发浓烈。最后两句,诗人吟罢诗篇,静静伫立,目送傍晚时分的野鸭与沙雁,展现了诗人的心境,那种对自然的融入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屏九日登临地:在南屏山的九月九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背景。
  2. 望里风烟秋事幽:远望秋天的景色,风烟缭绕,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3. 青蕊娟娟怜物候:青色的花蕊在秋风中摇曳,诗人对万物的变化感到怜惜。
  4. 孤帆袅袅隔江洲:一只孤独的帆船轻轻飘过,增加了诗人的思乡情感。
  5. 秦云陇树归心远:描绘故乡的云与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6. 易水燕山落日愁:易水与燕山的日落景象,带来愁苦的情感。
  7. 诗罢长吟还自伫:吟诗作罢,诗人仍静静伫立,思索着。
  8. 汀凫沙雁晚相游:傍晚时分,野鸭与沙雁在水边游弋,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境。例如“孤帆袅袅”和“汀凫沙雁”形成对比,展现出孤独与和谐的对立。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屏山:象征着登高望远的理想与追求。
  • 孤帆:象征孤独与漂泊,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青蕊: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秦云陇树:象征故乡,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 易水燕山:象征历史与文化,带来对往事的思考。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登南屏山漫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孙一元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漂泊
    C) 繁荣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思乡之情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以登高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风格与孙一元的《九日登南屏山漫兴》有相似之处,但更加沉重,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史》

以上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夜读兵书 书幸二首 其一 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 贫甚戏作绝句八首 其八 简邻里 露坐 长安道 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 建宁重五 村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因材施教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义外之财 杳无信息 巧不若拙 精义入神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四方离乱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牌司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巳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爪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此动彼应 包含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