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芭蕉》

时间: 2025-05-01 14:45:07

诗句

秋风鸣玉雨疏疏,嫩绿临窗半卷舒。

似是相知慰牢落,朝来肯寄一缄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5:07

原文展示:

秋风鸣玉雨疏疏,嫩绿临窗半卷舒。
似是相知慰牢落,朝来肯寄一缄书。

白话文翻译:

秋风轻轻吹来,雨点稀疏地落下,窗外的嫩绿叶子半卷着舒展着。
这似乎是彼此相知的慰藉,今天早上愿意寄来一封信。

注释:

  • 鸣玉:形容雨声如玉,清脆悦耳。
  • 疏疏:稀疏,形容雨点不密集。
  • 嫩绿:指春天新生的嫩叶,象征生机。
  • 相知:指彼此了解,心灵相通。
  • 牢落:指心情的低落或困扰。
  • 缄书:指封好的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他的诗歌多描绘人情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气候转凉,诗人借助秋风、细雨以及窗外的嫩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芭蕉》通过描绘秋风和细雨的景象,引入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开头的“秋风鸣玉雨疏疏”,用清新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氛围,犹如一曲轻柔的音乐。而“嫩绿临窗半卷舒”则将目光引向窗外的生命,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诗中将自然景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体验。

“似是相知慰牢落”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彼此的理解和关怀能够减轻心中的忧伤。“朝来肯寄一缄书”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交流的心情,通过书信的寄送来传递思念与关心,展现了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既有对秋天的感伤,也有对友情的珍惜,给人以深思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鸣玉雨疏疏:描绘秋风与细雨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清脆的感觉,象征秋日的静谧。
  2. 嫩绿临窗半卷舒:窗外的嫩绿植物随风轻轻摇曳,象征着生活的生机与希望。
  3. 似是相知慰牢落:表达了朋友之间的心灵慰藉,尽管心中有忧愁,但彼此的了解能够带来安慰。
  4. 朝来肯寄一缄书: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朋友沟通,传递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鸣玉”将雨声比作玉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与情感紧密相连。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相互呼应,构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秋天的静谧中,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变迁、成熟与思考。
  • 玉雨:象征清澈与美好,传达出细腻的情感。
  • 嫩绿:象征生命力与希望,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鸣玉”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雨声
    C. 风声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嫩绿”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延续
    C. 生命的困扰
    答案:B

  3.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与朋友沟通? A. 书信
    B. 电话
    C. 面对面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芭蕉》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友情的表达,后者则多了一份孤独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王之道评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渭水西别李仑 卫艳词 杂曲歌辞。王孙游 杂曲歌辞。今别离 古意二首 湖南曲(一作古意) 古意二首 其一 题豫章馆 渭水西别季仑 魏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死 一年一度 而公 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超前绝后 虚作声势 亠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连台 九折臂 清析 二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坌起 绸缪帷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