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9
对雪酬春付酒杯,兵馀真似复然灰。
路通千里传书去,人喜三军破贼回。
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
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
对着雪景,我举杯酬春,仿佛战后余烟仍未散去。
千里之外的书信传来,人们喜闻三军打败了贼寇归来。
梅花的花萼尚未绽放,湖面上的冰块刚刚开始融化。
破败的篱笆和屋舍不必再叹息,幸好那些凶险的事情已经不再发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兵馀”,可以理解为历史上战乱带来的苦痛与余波,常见于许多古诗中反映战争的悲惨与希望复苏的情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的交织,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春之际,恰逢战乱结束之时,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望与对战争结束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时代背景。
这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春季的生机与战争的阴霾,诗人通过“对雪酬春”之举,传达出对新生的渴望。开篇时,雪与春相互交织,既有寒冷又有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兵馀真似复然灰”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伤痛,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接下来的“路通千里传书去”则传达了喜讯的传递,表明了人们对胜利的期待与欣喜。诗人用“梅萼封檀香未彻”描绘出春日的迟到,暗示着虽然春天还未完全来临,但希望早已在心中生根。最后一联“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则在感叹环境破败的同时,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后的春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与历史背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战争结束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兵馀”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结束后的余悸
B. 春天的到来
C. 军队的胜利
“梅萼封檀香未彻”意指什么?
A. 梅花已经盛开
B. 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C. 冬天依然存在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和平的珍惜与期待
C. 对自然的漠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