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6:04
点绛唇·何处春来
作者: 张抡〔宋代〕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
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
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春天从哪里来呢?温暖的东风刚刚吹到乡间。
柳条和花蕊,争相绽放,显得格外明媚。
造物的奥妙难以穷尽,谁能理解那微妙的道理?
一切都是自然的景象,天地间流淌着一股和谐的气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造化”一词常用于古代文学中,指代自然的创造力,表达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点绛唇·何处春来》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意盎然,心中涌起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人们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点绛唇·何处春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的“惠风初自东郊至”,不仅描绘了春风的温暖,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从远方悄然而至。接着的“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色,柳树的新枝和花朵争相绽放,色彩斑斓,充满活力。
而在后半部分,“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则引入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考,表达了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无知,揭示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和谐。最后一句“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和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逐句解析: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
“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
“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自然的敬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惠风”指的是:
A. 寒风
B. 温和的风
C. 暴风
D. 无风
“柳条花蕊”描绘的是春天的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诗中提到的“造化”是指什么?
A. 人工创造
B. 自然的创造力
C. 神话传说
D. 科学实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点绛唇·何处春来》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