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琳长》

时间: 2025-05-04 11:32:06

诗句

身老与世疏,但有世外缘。

五年客江西,扫轨谢往还。

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

身心忽明旷,不受垢污缠。

偶成江东游,欲别空悽然。

缘散众亦去,飘若风中烟。

华阳本荒邑,缁素明星悬。

偶然得老尉,旧依育王山。

琏公善知识,不见十九年。

我昔未闻道,问以所入门。

告我从信入,授我普眼篇。

冉冉百尺松,起自一寸根。

南归发尽白,尺书今始传。

不知邻邑中,乃有门人贤。

百里走相访,触热汗雨翻。

怀中出诗卷,清绝如断蝉。

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绵绵。

空斋默相向,欲语不能宣。

未暇答佳意,归锡锵金环。

空有维摩病,愧无维摩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06

原文展示

送琳长
作者:苏辙〔宋代〕

身老与世疏,但有世外缘。
五年客江西,扫轨谢往还。
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
身心忽明旷,不受垢污缠。
偶成江东游,欲别空悽然。
缘散众亦去,飘若风中烟。
华阳本荒邑,缁素明星悬。
偶然得老尉,旧依育王山。
琏公善知识,不见十九年。
我昔未闻道,问以所入门。
告我从信入,授我普眼篇。
冉冉百尺松,起自一寸根。
南归发尽白,尺书今始传。
不知邻邑中,乃有门人贤。
百里走相访,触热汗雨翻。
怀中出诗卷,清绝如断蝉。
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绵绵。
空斋默相向,欲语不能宣。
未暇答佳意,归锡锵金环。
空有维摩病,愧无维摩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感到自己年老,与世俗渐渐疏远,但与世外高人却有缘分。诗人在江西漂泊了五年,告别了往日的轨迹,感慨万千。两三位老者依依不舍地向他传授马祖的禅理,令他心灵豁然开朗,不再被尘世的污垢所困扰。偶然间游历江东,他在离别时感到无比惆怅,因缘分散,众人也随之离去,仿佛如风中烟雾般飘散。

华阳本是一个偏僻的小镇,那里有着清澈的星空。偶然得到一位老朋友的帮助,他曾在王育山处学习。琏公是位贤人,19年来未曾见面。他回想起自己当初未懂佛理,向琏公询问入道之门,琏公告诉他应从信仰开始,授予他《普眼篇》。松树的生长如同他的修行,从一寸根部冉冉升起。南归时,他将积累的智慧用书信传达。

他不知道邻近的地方还有贤能的门徒,百里奔波去拜访,热汗如雨翻滚而下。在怀中拿出诗卷,清丽绝伦如断翅的蝉。此时他正遭受病痛,气力微弱,空寂的书斋里默默相对,想要言语却无法表达。未能及时回应朋友的美意,归来时只带着金环的空响。心中虽有维摩的病痛,却无维摩的智慧可以言说。

注释

  1. 身老与世疏:年纪渐老,与世俗渐渐疏远。
  2. 马祖禅:指的是禅宗创始人之一的马祖道一,他的教义影响深远。
  3. 缁素明星:指的是黑白两种颜色的星星,象征着阴阳调和。
  4. 琏公:指的是诗人的一位朋友,善于讲解佛理。
  5. 普眼篇:一部关于佛教的经典,教导人们如何看待事物。
  6.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德,常用来象征智慧与深邃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兄苏轼同样是杰出的诗人。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与世事渐疏的心态,同时表达了他对佛理的追寻与体悟。诗中提到的朋友与师长,表明了他在修行路上的求索与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琳长》是一首深具禅意的诗,体现了苏辙对人生、世事的独到见解。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诗人以“身老与世疏”开篇,表达了对年老与世事渐行渐远的真实感受,接着通过对江东游历的描述,抒发了他对离别的惆怅与无奈。

在与几位老者的交流中,诗人领悟到了马祖禅的深刻哲理,身心的明净与清明,显示出他对佛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诗中提到的琏公与普眼篇,进一步深化了对信仰与智慧的思考,暗示着人生的真理在于从信仰入手,逐渐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他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挣扎和探索。诗中“空有维摩病,愧无维摩言”一句,点明了他心中对智慧的渴求与自愧,展现了深沉的禅意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老与世疏:年纪大了,和世俗渐行渐远。
  • 但有世外缘:但与世外高人之间却有缘分。
  • 五年客江西:在江西漂泊了五年。
  • 扫轨谢往还:告别过去的生活与轨迹。
  • 依依二三老:几位老者依依不舍。
  • 示我马祖禅:向我传授马祖的禅理。
  • 身心忽明旷:身心突然明亮开朗。
  • 不受垢污缠:不再受世俗污垢的纠缠。
  • 偶成江东游:偶然游历江东。
  • 欲别空悽然:离别时心中充满惆怅。
  • 缘散众亦去:缘分散去,众人也随之离开。
  • 飘若风中烟:如同风中烟雾般飘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风中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短句的叠加,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世俗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佛理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祖禅:象征着高深的哲理与智慧。
  • 江东游:代表着人生的旅途与经历。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持久的生命力。
  • 维摩:象征着智慧与深刻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超脱
    C. 平凡无奇

  2. 马祖禅的教义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人生的意义
    C. 深邃的智慧

  3. “空有维摩病,愧无维摩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自满
    B. 自愧
    C. 迷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赤壁赋》苏轼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赤壁赋》相比,两者都涉及到人生的哲理思考,但苏辙更偏向于内心的修行与超脱,而苏轼则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鉴赏辞典》
  3. 《苏辙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送春四首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 和食蕨三首 和食蕨三首 和石鼓宴士二首 和芍药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心无城府 美锦学制 矢尽兵穷 好梦不长 四字头的字 包含喙的成语 牌纛 采字旁的字 品学兼优 故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边任 含悲茹痛 东北平原 月字旁的字 包含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