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蹋鸱巾》

时间: 2025-04-26 06:29:40

诗句

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

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40

原文展示

蹋鸱巾
作者:范成大 〔宋代〕

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
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重视读书的人自然感到珍贵,而我一生都因蹋着鸱巾而感到惭愧。在雨中折角的你为何不心疼呢?君王身有华服,何必轻视鱼鳞?

注释

  • 蹋鸱巾:指的是一种象征读书人志向的书卷,意为对知识的珍视与追求。
  • 重译知书自贵珍:深重的理解与重视书本的知识,让人感到自我价值与珍贵。
  • 一生心愧:一生都感到羞愧,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追求更高理想的自责。
  • 折角:指的是在雨中折叠伞角,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 帝有衣裳易介鳞:意指有权势的人能够轻易地更换华服,而对普通人而言,何其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师孟,号澹斋,晚号梅谷,浙江嘉兴人,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风气渐衰的背景下,范成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读书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蹋鸱巾》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知识与理想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自我价值的拷问。诗的开头便引入了“重译知书自贵珍”的观点,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渴求。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生心愧蹋鸱巾”则展现出诗人的自责与惭愧,似乎在说明即便内心渴望高尚理想,但现实中却难以追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后两句以“雨中折角君何爱”引申出对他人处境的关心与理解,似乎在询问为什么在困境中不珍惜身边的事物。同时,最后一句“帝有衣裳易介鳞”则暗示了权贵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强调了社会的不平等,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思,传达出对知识、生活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译知书自贵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知识使人尊贵。
  2. 一生心愧蹋鸱巾: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追求理想的悔恨。
  3. 雨中折角君何爱:寓意在逆境中,对他人处境的关心。
  4. 帝有衣裳易介鳞:暗示权贵与普通人的生活差距,反映社会不平等。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读书人和帝王的对比,展现出社会的矛盾与不公。
  • 象征:鸱巾象征知识,衣裳象征权力,体现了诗人的价值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读书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困惑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鸱巾:象征书卷与知识。
  • 雨中:象征困境与艰难。
  • 衣裳:象征权力与地位。
  • :暗指普通人艰难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译知书自贵珍”意指什么? A. 知识是无用的
    B. 读书使人尊贵
    C. 权力才是重要的
    答案:B

  2. “一生心愧蹋鸱巾”中的“心愧”是什么意思? A. 感到自豪
    B. 感到羞愧
    C. 感到开心
    答案:B

  3. “帝有衣裳易介鳞”表明了什么? A. 权贵生活轻松
    B. 普通人生活艰辛
    C. 知识是最重要的
    答案:A、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主题更宽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蹋鸱巾》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郊与黄吉父言别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下 松石台 上渡 初夏同王应凤佘日章汪以仁以敬过佘子玉园居 蚕妇吟 过方别驾市上园 銮江秋暮 送徐汝抟还三衢 宿白岳社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死回生 德句 逃灾避难 琴瑟之好 海寰 无思无虑 搓弄 疋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昏愦胡涂 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水帘 碣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