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22
重阳后菊花二首
寂莫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魇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这首诗描写了重阳节后东篱菊花的情景。东篱的环境显得寂静而湿润,露水在花瓣上闪烁,金色的菊花在泥沙中显得格外明亮。世间的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似乎没有什么高雅的情趣,只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来看菊花的盛开。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诗中提到的“重阳一日花”正是指在这一天盛开的菊花,它象征着长寿和繁荣。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虞,号石湖,宋代诗人、词人。他生于江苏常熟,世称“南宋四大家”之一,以诗、词、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隐逸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后,表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世情的感慨。菊花在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长寿与高雅。范成大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世俗情感的思考。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借重阳节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与对世俗情感的观察。首句“寂莫东篱湿露华”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湿润的露水在菊花的花瓣上闪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依前金魇照泥沙”描绘了金色菊花的绚丽,尽管它生长在泥沙之中,但依然显得光彩夺目。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在世俗环境中仍然能找到高雅与美好。
然而,后两句“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则转向对世俗情感的批判。诗人感叹现代人对高雅情趣的忽视,仅仅在重阳这一天关注菊花的盛开,反映出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心的失望。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世情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与世俗情感的冷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对高雅情趣的渴望和对世俗无聊的失望。
诗中“东篱”指的是哪个方向?
“金魇”在诗中形容的是?
诗人对世情的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