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戊辰重阳)》

时间: 2025-04-30 22:16:39

诗句

分宜七里逢重九。

篱根无菊尊无酒。

萧飒鬓如蓬。

不禁吹帽风。

插花开口笑。

未分输年少。

明岁定王台。

传杯不放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39

原文展示:

菩萨蛮(戊辰重阳)
分宜七里逢重九。
篱根无菊尊无酒。
萧飒鬓如蓬。
不禁吹帽风。
插花开口笑。
未分输年少。
明岁定王台。
传杯不放杯。

白话文翻译:

在分宜的七里路上,赶上了重阳节。篱笆边没有菊花,酒杯也空无一物。秋风萧瑟,头发凌乱如蓬草。无奈之下,不禁被风吹得帽子飘落。插上花朵,开口笑颜。年轻虽好,也未必能赢。明年一定会在王台上相聚,传杯畅饮,不舍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宜:地名,指分宜县。
  •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篱根:篱笆的根部,指环境。
  • 菊尊:菊花的酒杯,象征重阳饮酒的习俗。
  • 萧飒:形容风吹得很冷、很急。
  • 鬓如蓬:形容头发凌乱。
  • 插花:插上花,象征美好情境。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寓意长寿。诗中提到的“王台”可能是指重阳节期间聚会的地方,传杯则体现了酒文化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擅长词作,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戊辰年重阳节,表达了在节日里未能如愿畅饮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呈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追忆。诗中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诗人站在篱笆边,惆怅于没有菊花和美酒,映射出节日的冷清与孤独。风的萧瑟与头发的凌乱,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插花开口笑,显示出尽管环境不佳,仍希望能在未来的岁月里与友人相聚,传杯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节日的宁静与内心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盼,符合重阳节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宜七里逢重九:在分宜的七里路上,正好遇到重阳节。
  2. 篱根无菊尊无酒:篱笆边没有菊花,也没有酒杯,显得冷清。
  3. 萧飒鬓如蓬:秋风萧瑟,头发凌乱,表现出诗人的无奈。
  4. 不禁吹帽风:帽子被风吹掉,暗示外界环境的影响。
  5. 插花开口笑:插上花朵,开口微笑,试图调节心情。
  6. 未分输年少:年轻的岁月虽然宝贵,但未必能赢得什么。
  7. 明岁定王台:明年一定会在王台上相聚,期待未来的团聚。
  8. 传杯不放杯:畅饮相传,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发比作蓬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狼狈。
  • 对仗:如“无菊尊无酒”,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风的吹动仿佛有意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传统节日中的孤独与惆怅,同时流露出对友情与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团聚与长寿。
  • 菊花:代表节日的习俗与文化。
  • 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八月
    • B. 九月
    • C. 十月
  2. 诗中提到的“篱根”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篱笆的根部
    • C. 酒杯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期待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郭应祥的《菩萨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在特定节日或时刻的孤独感,但前者更注重对传统节日的期待与遗憾,后者则表现出对酒的沉醉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立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 和颜生同游南山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 次韵答学者四首 北渚 南乡子(九日用东坡韵)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首丘之念 冥合 包含噬的成语 边火 曙然 几字旁的字 包含袂的成语 分茅胙土 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春风化雨 文婪武嬉 長字旁的字 俾夜作昼 神皇 挟养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