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2:48
牡丹已过酴醿谢。那堪风雨连朝夜。
底事最堪悲。春归人未归。
春宜留取住。人却推将去。
早晚遂江滨。欢然夸尹新。
牡丹花已经凋谢,酴醿花也已凋零。
这连绵的风雨,使人难以忍受。
究竟是何事最让人感到悲伤呢?春天来了,人却还未归来。
春天本应留住,但人却偏偏要离去。
早晚我还是会来到江边,欢快地夸耀着新事物。
郭应祥,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可能写于春天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怅惘。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奈与哀愁。
这首《菩萨蛮》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借助花卉的盛衰反映人生的无常。首句“牡丹已过酴醿谢”便以鲜明的意象开篇,迅速引入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牡丹和酴醿两种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再,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
接下来的“那堪风雨连朝夜”,则用风雨喻人生的坎坷,令人难以忍受的悲伤和孤独感愈发显现。诗人在这里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细腻的感受力。
“底事最堪悲。春归人未归”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春天的到来本应带来欢愉,但人却未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孤独和思念的情绪。春天的美好与人的缺席,令诗人感到无比的悲伤。
最后两句“春宜留取住。人却推将去”再度强调了人事的无常,诗人似乎在呼唤春天的留驻,但现实却是人们总要离去,最终“早晚遂江滨。欢然夸尹新”中又显露出些许乐观,期待着未来的欢愉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和花卉的描写,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牡丹和酴醿的凋谢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事物的短暂
C. 人生的希望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那堪风雨连朝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早晚遂江滨”中“江滨”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与归属
C. 失落
D.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