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4:43
思佳客(和俞菊坡海棠韵)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簇簇红云冷欲凝。
东风特地唤花醒。
数枝夜色当银烛,
一段春娇入画屏。
如有恨,似多情。
柳边莺语十分明。
柳边莺语如何说,
莫笑梅花太瘦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花卉的娇艳。簇拥的花朵在冷风中仿佛要凝结似的,东风特意唤醒了沉睡的花朵。几枝花在夜色中闪烁着如同银烛般的光辉,一段春天的柔美景象仿佛跃然于画屏之上。如果有怨恨,那就像多情一般。柳树旁的黄莺鸣叫得十分清晰,但柳边黄莺的鸣叫到底在诉说什么呢?不要嘲笑梅花生得太瘦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柳边莺语”中的“柳”与“莺”都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春天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柳树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莺鸣则是春天的声音,二者结合体现了春天的到来。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善于描写花草树木与四季变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热爱与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
《思佳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花卉的美丽。诗的开头“簇簇红云冷欲凝”,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花朵在微寒中愈显娇嫩的状态,给人以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受。接着,东风唤醒花儿,显示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诗中提到的“夜色当银烛”,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将夜晚与烛光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宁静的氛围。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将“恨”与“多情”结合,似乎在探讨人情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诗人通过“柳边莺语”与梅花的自谦之言,进一步引发对生命与美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春景的描绘,又有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柳边莺语”中的“莺”指的是什么动物?
A. 鸭子
B. 黄莺
C. 燕子
诗人如何形容夜晚的花朵?
A. 像星星
B. 像银烛
C. 像太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李清照的词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陈允平的诗则在意象上更为丰富,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