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42
恋绣衾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银鸳金凤画暗销。晓帘栊新翠渐交。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相思的图景:银色的鸳鸯和金色的凤凰在绣帷上悄然褪色,晨曦中新绿的帘子渐渐交融。心中积累了多少相思之恨,竟被东风吹上了柳梢。每晚在罗窗前,梨花在月光下显得瘦弱,明亮的月光中,香甜的梦易于消散。于是我想趁着落红的机会,写下心中的情思,随风流过那座谢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的一位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女性写作逐渐受到重视的时代。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的一个清晨写成,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相思之苦的感慨。宋代社会环境下,女性的情感表达逐渐被重视,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恋绣衾》是一首充满相思之苦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景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开头两句“银鸳金凤画暗销”,用华丽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爱情画面,然而随着“晓帘栊新翠渐交”的推进,诗人意识到爱情的美好正逐渐消逝,内心的相思之恨愈加深重。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的描写,既展现出春风的温暖,又暗含着思念的苦涩。东风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牵挂。接下来的“罗窗夜夜梨花瘦”,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脆弱的感觉,梨花在明月下的显得瘦弱,似乎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能在落花之际,留下对这段情感的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女性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相思之苦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开,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恋绣衾》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银鸳金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家庭
C) 爱情
D) 自然
诗中提到的“落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爱情的消逝
C) 友情的消逝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