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1: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3:14
芭蕉雨
雨中种芭蕉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草帝擅名幽谷。
却移来种向阑干曲。
过雨秋容新沐。
一任风里题笺,天边挂绿。
点点盈阶断续。
似恨潇湘独。
怯初寒怕著蕉丝服。
闲徙倚恁无聊,为谁捲尽芳心,千重似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种植芭蕉的情景,草帝(植物之神)以幽静的谷地而闻名,然而他却将芭蕉移植到曲折的栏杆旁。雨后,秋天的景色如同刚刚洗净般清新,任凭风中飘动的纸条,绿意在天边挂着。芭蕉的叶片点点滴滴洒在台阶上,仿佛在恨那潇湘的独寂。初秋的寒意让人怯惧,怕穿上蕉丝的衣服。闲来无事,只能倚靠着,感到无聊,为何要将满心的芳情卷尽,宛如千层束缚。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常以植物为题材。
《芭蕉雨》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吟咏的高峰,诗人通过种植芭蕉表达对自然的热情和对孤独的思考。
《芭蕉雨》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芭蕉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秋天初寒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以草帝为引,暗示植物的神秘与生机,随即转向种植芭蕉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中“过雨秋容新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秋天,令人感受到一种洗净铅华后的宁静。接下来的“任风里题笺,天边挂绿”,则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在风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
“似恨潇湘独”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潇湘之地常被视为情感的寄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中,形成了一种情感共鸣。最后的“闲徙倚恁无聊”,则体现出一种对内心情感的无奈与徘徊,仿佛在问自己,为何要将满心的芳情隐匿在千重束缚之中。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中交织,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草帝擅名幽谷。
草帝是植物之神,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强调自然的灵动。
却移来种向阑干曲。
把芭蕉种在曲折的栏杆旁,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愿望。
过雨秋容新沐。
雨后秋天的景象如同洗过,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清新。
一任风里题笺,天边挂绿。
风中飘扬的纸条如同情感的流动,绿色的景色也象征着生机。
点点盈阶断续。
芭蕉的叶片点滴洒落,给人一种细腻的感受。
似恨潇湘独。
潇湘代表孤独,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情感的渴望。
怯初寒怕著蕉丝服。
对初寒的怯意,暗示对脆弱情感的保护。
闲徙倚恁无聊,为谁捲尽芳心,千重似束。
诗人感到无聊与孤独,反思自己的内心情感。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草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人类
B. 植物之神
C. 孤独
“似恨潇湘独”中的“潇湘”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处风景
C. 孤独情感的象征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孤独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理解董元恺的《芭蕉雨》,体会其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