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0:46
祁奕远至钱塘
作者: 毛先舒 〔明代〕
一水中分越岸沙,
春鸿消息路偏赊。
别来何处搴芳杜,
相见依然感鬓华。
阮籍垆边堪避世,
王尼车上便为家。
对君却掩三年泪,
苦竹城头起暮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钱塘时的感慨和思念。诗中的“水”将越地的沙岸分开,春天的鸿雁传来的消息却显得缓慢而遥远。分别后,诗人不知何处去采撷芳香的杜鹃花,重逢时却依旧感叹鬓发已华。阮籍在酒垆旁隐居避世,王尼在车上则认为那就是家。面对你,我忍不住掩面而泣,苦竹城头的暮笳声响起。
作者介绍:毛先舒,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一水中分越岸沙”,通过水的意象象征分离,暗示着距离的遥远和内心的孤独。春鸿的消息虽传来,却因距离而显得缓慢,增强了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别来何处搴芳杜”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杜鹃花的意象在此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美好回忆的寄托。
在情感的层面,诗人用“感鬓华”来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人相见时光的珍惜。阮籍和王尼的典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阮籍的隐居生活使人思考人生的意义,而王尼的归属感则反映了对家庭和归属的渴望。
最后,诗的收尾“对君却掩三年泪,苦竹城头起暮笳”以泪水和乐声结束,情感达到高潮,展示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伤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内心世界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和离愁展开,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文典故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春鸿”象征什么?
“阮籍”和“王尼”分别代表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苦竹城头起暮笳”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