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18
更漏子(次黄宰夜闻桂香)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眼生花,灯缀粟。
人在黄金列屋。
金缕细,道冠明。
胆瓶凉意生。
缓歌弦,停酒斝。
待得香风吹下。
斜月转,断云回。
风流不让梅。
夜色中,灯火点缀着如花的景象,人在华美的屋子里。金色的丝缕轻盈细腻,明亮的头冠映衬着那凉爽的感觉。悠长的歌声与酒斝相伴,静静等待着桂香的阵阵飘来。斜挂的月亮慢慢移动,云彩也在回旋,风流的气息丝毫不逊色于梅花的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咨夔(公元1058年-1117年),字宗道,号退庵,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夜晚,作者在夜深人静时感受到桂花的香气,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
洪咨夔的《更漏子》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开篇用“眼生花,灯缀粟”描绘出灯光下的花香,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富贵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音乐与饮酒的意境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的精神。接下来的“待得香风吹下”,则是对桂香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雅致与品味。
最后,“风流不让梅”更是点明了主题,梅花象征着高洁,而诗人却认为桂香同样具有风流之气,表达了对生活中各种美好的欣赏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与桂香,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雅趣的精神风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眼生花,灯缀粟”中的“灯”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灯火
C. 太阳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黄金列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A. 贫困
B. 富贵
C. 简陋
答案: B
“风流不让梅”中“梅”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平凡
C. 暴风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