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更漏子 其二 拟古》

时间: 2025-05-02 20:21:29

诗句

眼波明,眉岫远。

比玉人儿较软。

拖绣帔,掩明珰。

盈盈入画堂。

风似剪。

寒侵浅。

对袖笼香展。

相问讯,两寒温。

一番情话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1:29

原文展示:

眼波明,眉岫远。比玉人儿较软。拖绣帔,掩明珰。盈盈入画堂。风似剪。寒侵浅。对袖笼香展。相问讯,两寒温。一番情话新。

白话文翻译:

眼中闪烁着明亮的波光,眉如远山般柔美,比起那玉人儿更加柔软。她拖着绣花的帔子,轻轻掩住了明亮的耳环,轻盈地走入画中的厅堂。微风如剪,寒意轻轻侵袭。她对着袖子轻展飘香,互相问候,彼此间的温暖似乎有些寒凉,谈起了一段新的情话。

注释:

  • 眼波:指眼睛闪烁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情感。
  • 眉岫:形容眉毛如山岫般的远和柔美。
  • 玉人:常用来指美丽的女子,具有高雅的气质。
  • :古代女子所穿的披肩或披风。
  • 明珰:指耳环,形容其光亮如明珠。
  • 盈盈:形容动作轻盈,优雅。
  • 对袖:指对着袖子,通常指女子的手势动作。
  • 寒侵浅:形容微微的寒意袭来,意境上显得温柔。
  • :此处指温情,形容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典故解析:

  1. “比玉人儿较软”:在古诗词中,玉人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此处强调她的柔和与温婉,表达了对美的赞美。
  2. “盈盈入画堂”:诗中通过“画堂”引申出一种理想化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如画般的美好场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擅长古风诗作,作品常以清丽脱俗著称。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其二 拟古》是俞彦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全诗以“眼波明,眉岫远”开篇,塑造出一个清丽脱俗的女性形象,接着通过“比玉人儿较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美的对比。诗中运用“拖绣帔,掩明珰”描绘了女子在轻盈移动间流露出的柔情,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的和谐统一。

进一步的意象如“风似剪,寒侵浅”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绪波动。诗人在描绘这种场景时,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相问讯,两寒温”,诗人展示了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尽管有些寒意,却也暗含温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温柔相结合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和情感交流的细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波明,眉岫远”:眼神清澈,眉如远山,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比玉人儿较软”:强调她的柔情似水,比一般的美人更加柔和。
    • “拖绣帔,掩明珰”:展示了她优雅的举动,犹如轻盈的舞者。
    • “盈盈入画堂”:比喻她的身影如同画中人,完美而和谐。
    • “风似剪”:微风轻拂,仿佛剪刀一般,暗含了环境的细腻。
    • “寒侵浅”:寓意轻微的寒意,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袖笼香展”:她的动作优雅,仿佛香气在空中荡漾。
    • “相问讯,两寒温”:相互问候,情感的交流中有一丝温暖。
    • “一番情话新”:表达了新情感的产生,增添了生活的丰富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似剪”形象化了风的轻盈。
    • 拟人:赋予风和寒意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相问讯,两寒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感情的细腻思考,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微妙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眼波:象征着智慧与情感的流动。
  • 眉岫:代表着女子的温柔和美丽。
  • 绣帔: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华丽。
  • :隐喻着爱与情感的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眼波明”主要形容了什么?

    • A. 女子的眼睛
    • B. 女子的衣服
    • C. 女子的声音
  2. “寒侵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强烈的寒冷
    • B. 微妙的寒意
    • C. 温暖的气候
  3. 诗中提到的“玉人”代表了什么?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柔美和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俞彦的《更漏子》: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但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细腻温柔。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及其注释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李司徒 边情 逢道者 过黄牛峡 伤贾岛 自讽 言怀 别郑仁表 赠郑司业 赠段逸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迂谈阔论 吞舟是漏 诈骗 阁员 髟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打抱不平 丨字旁的字 三尺枯桐 驺虞 余食赘行 隶字旁的字 走转 蜂拥蚁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