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5-07 08:41:49

诗句

假山修竹隐蒙茸。

忒玲珑。

似巫峰。

竹外楼台、薄暝一重重。

为数春星贪久立,苍藓上,印鞋弓。

留仙裙褶晚来松。

落花风。

去匆匆。

先把胭脂、染得玉笙红。

此夜酒边词笔健,银烛焰,吐如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49

原文展示

江城子
——龚自珍

假山修竹隐蒙茸。忒玲珑。似巫峰。
竹外楼台薄暝一重重。为数春星贪久立,
苍藓上,印鞋弓。留仙裙褶晚来松。
落花风。去匆匆。先把胭脂染得玉笙红。
此夜酒边词笔健,银烛焰,吐如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山水场景,假山和修竹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玲珑,宛如巫山一般。竹子外面的楼台在薄暮时分层层叠叠,春星贪恋地停留在苍苔上,留下了鞋印和弓的痕迹。晚来的松树上挂着仙女的裙摆,落花随风而去,匆匆而逝。诗人首先将胭脂染成玉笙红的颜色。这一夜在酒边,吟咏之笔格外健旺,银烛的火焰吐出如虹的光芒。

注释

  • 假山:用石头堆成的山,常见于园林中,意指山水之美。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清雅高洁。
  • 忒玲珑:过于精巧细致的意思。
  • 薄暝:薄暮,指天色渐暗的时候。
  • 苍藓:苍苔,指生长在湿润地方的苔藓。
  • 印鞋弓:鞋子和弓的印迹,象征行踪和游历。
  • 留仙裙褶:留住仙女的裙摆褶皱,形容美丽的景象。
  • 胭脂:一种化妆品,象征美丽。
  • 玉笙红:比喻颜色的美丽。
  • 银烛焰:银色蜡烛的火焰,形容闪烁的光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伯云,号香涛,晚号湘山山人,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擅长诗词,尤其是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龚自珍的诗歌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局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春夜的优美景象,诗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假山修竹”、“竹外楼台”、“春星”等,构建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山水胜境。整个诗篇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的开头以“假山修竹隐蒙茸”引入,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山林之中。接着,诗人利用“薄暝一重重”描绘出夜幕降临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意境的深邃。最后,诗人以“此夜酒边词笔健”收尾,表示在美好的环境和情感的唤起下,创作灵感的涌动。

全诗虽短,但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情感之深,展现了龚自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假山修竹隐蒙茸:描绘了假山和竹子的景象,隐秘而优雅,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
  2. 忒玲珑:强调了景物的精巧与细腻。
  3. 似巫峰:比喻假山如同巫山一般,神秘而美丽。
  4. 竹外楼台薄暝一重重:楼台在薄暮中层层叠叠,形成了迷人的景致。
  5. 为数春星贪久立:春天的星星悠然自得地停留在天空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6. 苍藓上,印鞋弓:在苍苔上留下鞋印与弓的痕迹,暗示诗人曾游历此地的痕迹。
  7. 留仙裙褶晚来松:描绘晚霞中的松树,仿佛留住了仙女的裙摆,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8. 落花风。去匆匆:落花随风而去,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9. 先把胭脂染得玉笙红:指在美丽的夜晚,诗人将胭脂涂抹成玉笙红,象征着对美的追求。
  10. 此夜酒边词笔健: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酒边的诗人灵感充沛。
  11. 银烛焰,吐如虹:描绘蜡烛的火焰,犹如彩虹般绚丽,象征着创作的激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巫峰”,将假山比作巫山,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春星贪久立”,赋予星星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称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假山:象征自然的鬼斧神工,暗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 修竹:代表高洁、坚韧的品格,常与诗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 春星:象征希望与美好,代表着对未来的憧憬。
  • 落花:象征短暂和逝去的美好,寓意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假山修竹”主要指的是: A. 自然景观
    B. 诗人的情感
    C. 幻想的意境
    答案:A

  2. “银烛焰,吐如虹”中的“如虹”主要是形容: A. 烛光的颜色
    B. 烛光的形状
    C. 烛光的光芒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春星”象征: A. 失落
    B. 希望
    C. 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静夜思》《江城子》都表现了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前者简单明了,而后者则较为繁复、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龚自珍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途中杂题六首 其二 龙游道中三首 其三 寄徐季益四首 初六日阻风新淦二首 其一 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 戏呈卢老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犹未已诗简子进彦博昆仲示成父四首 其二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其一 寄向伯休且约他日道为芗林之游二首 呈愚卿昆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斑红 起早睡晚 包含料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抛声调嗓 裸裎袒裼 石字旁的字 争鸡失羊 听风听水 微服私行 望夷 敬事不暇 三点水的字 石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