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仲秉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42:54

诗句

别后年仍换,诗来语更工。

音书恨不数,魂梦却相通。

草木春风后,关河夕照中。

飞鸿不可倩,此意付筠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2:54

诗词名称: 次韵仲秉见寄二首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别后年仍换,诗来语更工。
音书恨不数,魂梦却相通。
草木春风后,关河夕照中。
飞鸿不可倩,此意付筠筒。

白话文翻译:

分别后年份不断更替,然而寄来的诗句却愈加精妙。
音信之间的期盼恨不能常常相聚,梦中却能心灵相通。
春风中草木复苏,夕阳下的河流映照着彼此的思念。
飞鸿难以寄托我的情意,这份思念只能寄存在竹筒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后年仍换:分别后时光流逝,岁月更替。
  • 诗来语更工:来信中的诗句更加精美。
  • 音书恨不数:音信来往少之又少,心中不免感到遗憾。
  • 魂梦却相通:虽然身处异地,梦中却能相互感应。
  • 草木春风后:春天来临,草木复苏。
  • 关河夕照中:在夕阳映照下的河流上。
  • 飞鸿不可倩:飞鸿(信使)无法传递我的情感。
  • 此意付筠筒:这份情感只能寄托在竹筒中。

典故解析:

  • 飞鸿:古人常用飞鸿作为信使的象征,表达传递思念之情。
  • 筠筒:竹筒常用于书信的保存,象征着对情感的细致呵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流谦与好友仲秉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在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流谦的《次韵仲秉见寄二首》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思念。诗中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达了虽有距离却依旧心灵相通的情感。开篇提到“别后年仍换”,不仅带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接着,诗人用“音书恨不数”表达对友人来信的渴望,显示出对交流的珍视。

“魂梦却相通”一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灵魂交融,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心灵却能相互感应,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后半部分提到“草木春风后,关河夕照中”,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春风中的草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夕照河流则映射出思念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飞鸿不可倩,此意付筠筒”,则将思念的情感化为无形的寄托,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浓浓的情感,展示了李流谦作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后年仍换”:分别后,岁月在不断变换,表明时间的流逝。
  2. “诗来语更工”:收到的诗句愈加工整,显示出对方的才华与思念的浓厚。
  3. “音书恨不数”:频繁的书信往来是多么可愿,但现实却很少实现。
  4. “魂梦却相通”: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强调了深厚的情谊。
  5. “草木春风后”:描绘春天的生机,象征着希望与生长。
  6. “关河夕照中”:夕阳下的河流,映射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思索。
  7. “飞鸿不可倩”:飞鸿作为信使无法传递他心中的情感。
  8. “此意付筠筒”:将这份思念寄托在竹筒中,象征着情感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鸿”比喻信使,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草木、春风、夕照等自然意象,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与环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生命、生机,代表着希望和复苏。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长,暗示着友谊的滋养。
  • 夕照: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绵长。
  • 飞鸿:象征信使,代表着相思与传递情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友情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表达
    • D. 对时光的感慨
  2. “飞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信使
    • C. 忧伤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音书恨不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交流的渴望
    • B. 对孤独的感慨
    • C. 对时间的无奈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谊和时间的思考,但其语气更加豪放,而李流谦的诗则显得细腻而清新。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风格各异,却都深刻反映了诗人心中对时光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流谦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独坐 摸鱼儿 送侄谦甫出山 摸鱼儿 橹声 摸鱼儿 宴米山堂 摸鱼儿 春寒 摸鱼儿 新荷 摸鱼儿 其二 题许金桥谨身河梁醉月图,既送其入都 摸鱼儿 摸鱼儿(宝祐甲寅春赋) 摸鱼儿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热购 浮文巧语 看风行事 收局 亅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矍铄翁 东方不亮西方亮 絮果兰因 牛字旁的字 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游戏翰墨 亲赖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