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王筌》

时间: 2025-05-06 02:18:48

诗句

华阳新报便门板,应为高人受箓来。

试问玉门砂远近,未饶元放是仙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48

原文展示

华阳新报便门板,应为高人受箓来。
试问玉门砂远近,未饶元放是仙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华阳山的新传说已经在门口传播开来,应该是高人受到了道教的箓法。请问玉门的砂石距离这里有多远,元放(即汉代的王元放)是否还未被认为是仙人?

注释

  • 华阳:指华阳山,古代道教名山,象征着修道之地。
  • 便门板:表示新传说的传播,门板即为门口的意思。
  • 高人:指的是修道有成的高人。
  • :道教的符咒,象征着神秘的力量或修道的成就。
  • 玉门:古代地名,意指与外界的联系。
  • :即砂石,象征着自然界的元素。
  • 元放:指的是汉代的王元放,他是道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典故解析

“华阳”与“玉门”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和地名,常常出现在道教和文学作品中。王元放是汉代著名的道士,被视为道教的代表之一,诗中提到他暗示了对修道成就的期望与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原,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道教为题材,展现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高人修道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高人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修道成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道教文化中的高人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修道者的敬仰。开头以“华阳新报”引入,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仿佛高人刚刚传道而来,给世间带来了新的启示。接下来,诗人通过“试问玉门砂远近”这一句,巧妙地引入了对距离的思考,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追问,也是对心灵和境界的探求。整首诗在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渴望与追求,表现了对道教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阳新报便门板:华阳山的新传说如同刚刚贴上的门板,象征着新鲜的消息和启示。
  2. 应为高人受箓来:这传说的来源必定是高人受到了道教的箓法,暗示着修道者的神秘与智慧。
  3. 试问玉门砂远近:诗人询问玉门的砂石距离,借此表达对修道之路的好奇与追寻。
  4. 未饶元放是仙才:回顾王元放的存在,暗示着他可能并未被世人认可为仙人,表现了对道教成就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华阳与玉门的对比,展现了高人和世俗之间的距离。
  • 隐喻:新传说的传播象征着思想的传播与交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高人修道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道教文化中,修道者被视为超越于世俗的存在,诗人通过对高人的描绘,表达了人们渴望超脱与成仙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阳:象征着道教的灵性与修道的理想地。
  • 高人:代表着修道成就者的智慧和超凡脱俗。
  • 玉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代表着探索与追求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阳新报便门板”中的“华阳”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道教名山
    • C. 城市名称
  2. 诗中提到的“元放”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代王元放
    • B. 唐代李白
    • C. 宋代苏轼
  3. 诗中“应为高人受箓来”的意思是?

    • A. 高人受到了道教的启示
    • B. 高人被世人称赞
    • C. 高人没有修道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头》——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赠王筌》同样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登高》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艰辛与孤独,而《赠王筌》则侧重于对道教高人的崇敬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题红拂图。图为南汇钟君作,上海朱太忙得之,因以征题 贺新郎 贺新郎 赠何生铁 贺新郎 题冯熙东邻巧笑图时同客南溟 贺新郎 其十五 为汪蛟门舍人病中纳姬和方虎 贺新郎 次范君铎诏后喜雨韵 贺新郎 贺新郎(寿刘秘书) 贺新郎 三韩战争未已,午日用张元干韵作 贺新郎 寄赠吴兴沈凤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戏场 得鱼忘筌 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征贿 河清海晏 聿字旁的字 包含惧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齊字旁的字 论抵 刀字旁的字 外面 百年之后 缓急轻重 气字旁的字 横祸飞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