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元宵席上口占)》

时间: 2025-04-26 22:17:49

诗句

门外绮罗如绣。

堂上华灯如昼。

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

今后。

今后。

如此遨头少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49

原文展示:

门外绮罗如绣。堂上华灯如昼。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

白话文翻译:

门外的绮罗如同绣品一样美丽。堂上的华灯照得如同白昼。我们一同领略了这美好的春光,共同沉醉在连绵不断的歌声和美酒中。今后,今后,这样的欢乐时光难得再有。

注释:

  • 绮罗:华丽的丝绸衣物,这里比喻门外的景色美丽如绣。
  • 华灯:装饰华丽的灯笼。
  • 如昼:形容灯光非常明亮,如同白昼。
  • 领略:欣赏,体验。
  • 连宵:连续的夜晚。
  • 遨头:游玩的头目,这里指欢乐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如梦令》是在元宵节宴会上即兴创作的,反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宵节的宴会上即兴创作的,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灯会、赏灯、猜灯谜等活动,气氛热闹非凡。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春天的气息,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以元宵节的欢乐气氛为背景,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诗中“门外绮罗如绣”和“堂上华灯如昼”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节日的喜庆和明亮。后两句“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则表达了作者与众人共同享受节日、沉醉于歌声和美酒中的愉悦心情。结尾的“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则流露出对这样欢乐时光的珍惜和感慨,暗示了这样美好的时刻难得再有,增添了诗的深沉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外绮罗如绣:门外的景色美丽如绣,形容节日装饰华丽,景色迷人。
  2. 堂上华灯如昼:堂上的华灯照得如同白昼,形容灯光非常明亮,节日气氛浓厚。
  3. 领略一番春:体验和欣赏这美好的春光,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欢乐相结合。
  4. 共醉连宵歌酒:与众人一起沉醉在连绵不断的歌声和美酒中,表达了节日的欢乐和人们的共享。
  5. 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今后,这样的欢乐时光难得再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门外绮罗如绣”和“堂上华灯如昼”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门外的景色比作绣品,将华灯的明亮比作白昼,增强了形象感和感染力。
  • 重复:“今后。今后。”使用了重复手法,强调了对未来欢乐时光的期待和珍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珍惜和感慨美好的时光。通过对元宵节欢乐气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欢乐时光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绮罗如绣:美丽的景色,象征节日的繁华和喜庆。
  • 华灯如昼:明亮的灯光,象征节日的欢乐和明亮。
  • 连宵歌酒:连续的夜晚和欢乐的活动,象征节日的持续和人们的共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门外绮罗如绣”中的“绮罗”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华丽的丝绸衣物 C. 节日装饰 D. 绣品

  2. 诗中“堂上华灯如昼”形容的是什么? A. 灯光非常明亮 B. 白天 C. 节日气氛 D. 春天的气息

  3. 诗的结尾“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节日的厌倦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是描写元宵节的诗词,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色和情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与丘崈的《如梦令》都是描写元宵节的诗词,但辛弃疾的诗更加注重对节日气氛的描绘,而丘崈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丘崈的诗词,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丘崈的诗词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别 少年行 文德皇后挽歌 雨后 郢城怀古 咏蝉 秋晚登古城 渡汉江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 赴帅生梦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闹性子 龠字旁的字 屯田 建之底的字 宏规 包含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碰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烈士徇名 包含炊的成语 役所 虎头燕额 切齿痛恨 树芽 恩山义海 阜字旁的字 利缰名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