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3:41
原文展示:
锦帐春(已未孟冬乐净见梅英作) 丘崈 〔宋代〕
翠竹如屏,浅山如画。小池面危桥一跨。著棕亭临水,宛然郊野。竹篱茅舍。好是天寒,倍添幽雅。正雪意垂垂欲下。更朦胧月影,弄明初夜。梅花动也。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竹子像屏风,浅浅的山峦像画一样。小池塘上横跨着一座高桥。棕色的亭子临水而建,宛如郊外的野景。竹篱笆和茅草屋。正是寒冷的天气,更增添了幽静雅致。雪花似乎要缓缓飘落。朦胧的月光,照亮了初夜。梅花也开始摇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创作于孟冬时节,诗人见到梅花开放,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孟冬时节,诗人丘崈在乐净之地见到梅花开放,感受到冬日的幽雅和梅花的生机,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郊野的静谧画面。翠竹、浅山、小池、危桥、棕亭、竹篱茅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如画的景致。诗中“好是天寒,倍添幽雅”一句,既表达了冬日的寒冷,又强调了这种寒冷带来的幽雅氛围。而“正雪意垂垂欲下”和“更朦胧月影,弄明初夜”则进一步增添了诗中的神秘和宁静感。最后,“梅花动也”一句,以梅花的摇曳作为结尾,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机和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冬日的幽雅景色和梅花的生机,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翠竹如屏”中的“屏”是指什么? A. 屏风 B. 屏障 C. 屏幕 D. 屏蔽 答案:A
诗中“浅山如画”中的“画”是指什么? A. 画作 B. 画面 C. 画家 D. 画笔 答案:A
诗中“小池面危桥一跨”中的“危桥”是指什么? A. 危险的桥 B. 高耸的桥 C. 危险的桥 D. 高耸的桥 答案:B
诗中“著棕亭临水”中的“棕亭”是指什么? A. 棕色的亭子 B. 棕色的亭子 C. 棕色的亭子 D. 棕色的亭子 答案:A
诗中“梅花动也”中的“动”是指什么? A. 摇动 B. 移动 C. 动作 D. 动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