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0:56
似闻药病已投机,牛斗蛇妖顿觉非。
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惊逢白璧山千仞,会见黄金带十围。
扣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听说药物的病情已经是个交易,牛斗和蛇妖顿时感到不对劲。
李贺本就知道自己会得病,沈侯的情况可更加忍受不住了。
惊讶地在白璧山上遇见千仞的高峰,见到了黄金带子十围。
敲打信件和诗书的确会作祟,谁能想到糠籺也能养肥。
陈师道,字仲明,号石桥,宋代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用典,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和黄预病起》创作于诗人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之时,诗中所提到的疾病和生活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们精神和生活的压迫。
《和黄预病起》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现实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疾病、财富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开篇以“似闻药病已投机”引入,既表现出对疾病的无奈,又暗示着药物和疾病之间微妙的关系。接着提到李贺和沈侯,揭示出诗人对古人遭遇的同情和对自己处境的反思。
在中段“惊逢白璧山千仞,会见黄金带十围”,诗人通过对比高耸的山峰和富贵的黄金带,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暗示诗人虽有高远的理想,却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最后两句“扣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则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强调了诗歌与信件的影响力,也揭示了即使是贫贱的生活也能孕育出丰盈的内容。这种思想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整首诗歌通过对疾病、财富与生活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古人的同情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存的智慧。
诗中提到的“李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惊逢白璧山千仞”中的“千仞”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糠籺”象征什么?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相似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