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四韵兼呈陆郎中》

时间: 2025-05-04 00:23:52

诗句

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3:52

原文展示:

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

白话文翻译:

在灵州的碧岩之下,新芽初绽,散发出芳香。 叶片上还沾着夜露,采摘的茶叶却装不满筐。 阴暗的洞穴中藏着湿润的烟雾,单衣上染上了焙茶的香气。 幸运地将这调制的美味,献给明光殿中的君王。

注释:

  • 灵州:古代地名,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一带。
  • 碧岩:绿色的岩石,此处指茶树生长的山岩。
  • 荑英:初生的嫩芽,特指茶叶。
  • 涂涂:形容露水沾湿的样子。
  • 采采:采摘的动作。
  • 阴窦:阴暗的洞穴。
  • 调鼎味:调制美味,比喻精心制作。
  • 明光:明光殿,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右庶子等职,后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是武元衡在津梁寺采茶时所作,与幕中诸公共赏新茶,感叹其芳香尤异,遂作此诗以记之,并希望能将这美味的茶献给朝廷。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灵州碧岩下采摘新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叶的清新与芳香。诗中“荑英初散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新茶初绽的芳香,而“涂涂犹宿露”则进一步以露水沾湿的叶片来强调茶叶的新鲜。后两句“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则通过环境的阴暗与焙茶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茶香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将这精心制作的美味茶献给朝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描绘了灵州碧岩下新茶初绽的景象,芳香四溢。
  2.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形容茶叶上还沾着夜露,采摘的茶叶却不多。
  3.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描绘了阴暗的洞穴中藏着湿润的烟雾,单衣上染上了焙茶的香气。
  4.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将这精心制作的美味茶献给朝廷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调鼎味”比喻精心制作的美味。
  • 拟人:“荑英初散芳”中的“散芳”赋予了茶叶以人的动作,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摘新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新茶的喜爱以及希望能将这美味献给朝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荑英:初生的嫩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宿露:夜间的露水,象征着清新与纯净。
  • 焙香:焙茶的香气,象征着工艺与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荑英初散芳”中的“荑英”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嫩芽 C. 果实
  2. “幸将调鼎味”中的“调鼎味”比喻什么? A. 烹饪 B. 制作 C. 美味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希望自己能品尝到美味的茶 B. 希望能将美味的茶献给朝廷 C. 希望茶叶能卖个好价钱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羽《茶经》:详细介绍了茶的种植、制作和品鉴方法,与本诗的茶文化主题相呼应。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对比,两者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但本诗更侧重于茶的清新与芳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茶文化》: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有助于理解本诗中的茶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其二 为汝南张广文题传奇卷首 满庭芳·咏夜来香 满庭芳·阳复今朝 满庭芳 满庭芳 题画 满庭芳 满庭芳 满庭芳五首 其二 满庭芳 送五妹张夫人偕任长安 满庭芳 赠醴泉县任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抚躬自问 侩佞 立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忮很 兽穷则齧 坐致 乡榜 卖剑买琴 十死九活 弋字旁的字 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摩意揣 白衣尚书 隶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