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5
原文展示: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武元衡 〔唐代〕
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 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 坠叶翻夕霜,高堂瞬华烛。 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 感物思殷勤,怀贤心踯躅。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琼玉。 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
白话文翻译:
原宪本不贫穷,嵇康自少欲望。 坚守道义,通晓穷困与显达,将命运与荣辱等同看待。 庭院中的梧桐变得郁郁葱葱,篱笆旁的菊花散发着芳香。 落叶在晚霜中翻飞,高堂上的华烛瞬间点亮。 何况这漫长的寒夜,又叹息流年的匆匆。 感念万物的殷勤,怀念贤者的心徘徊不前。 雄壮的词句如同封禅的草书,美丽的诗句如同阳春的曲调。 高尚的品德如同十年的兄长,非凡的才华如同千里的骏马。 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遥远的雪霜,相互凝望如同珍贵的琼玉。 想要了解岁月的坚韧之心,松树和竹子在秋天依然翠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中秋之夜,怀念友人高员外而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清高品格。“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等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则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武元衡的诗人才华和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体现了诗人坚守道义、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以及对友人高尚品德和非凡才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武元衡的诗人才华和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原宪”和“嵇康”分别以什么著称? A. 原宪以清贫著称,嵇康以寡欲著称。 B. 原宪以才华著称,嵇康以清贫著称。 C. 原宪以寡欲著称,嵇康以才华著称。 D. 原宪以清贫著称,嵇康以才华著称。
诗中“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观? A. 追求物质财富。 B. 将命运与荣辱等同看待。 C. 追求权力和地位。 D. 逃避现实。
诗中“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诗中“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寒夜的喜爱。 B. 对流年的无奈和感慨。 C. 对寒夜的恐惧。 D. 对流年的满足。
诗中“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中的“松筠”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热情。 C. 秋天的坚韧。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