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8:42
原文展示: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 武元衡 〔唐代〕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白话文翻译:
整日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心中忧虑却力不从心。 廉颇虽老,仍不觉自己老去;蘧瑗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授予兵权,却未曾三顾茅庐;执掌大权,却疏于处理万机。 只剩下蝴蝶梦,遥远地思念着故乡的山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著名诗人,曾任中书舍人,后官至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他在政治上不得志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武元衡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期,他可能感到自己在政治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用,同时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廉颇和蘧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老去和开始反省的感慨。诗中“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国家大事的疏忽。最后两句“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己老去和政治失意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廉颇不觉老”中的“廉颇”是指: A. 诗人自己 B.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C.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 D. 唐代著名诗人
诗中“空馀蝴蝶梦”中的“蝴蝶梦”比喻: A. 真实的梦想 B. 虚幻的梦想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时局的忧虑
诗中“授钺虚三顾”中的“虚三顾”是指: A. 得到重用 B. 未得到重用 C. 三次拜访 D. 授予兵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