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58
不寐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万户千门尽拥衾,
据梧展转看横参。
不知身已成衰证,
枉被人疑是苦吟。
周汉前书盲记忆,
乾坤外事彊思寻。
华山老子差堪语,
安得呼来论此心。
整座城市的万家灯火,人人都在温暖的被窝里安睡。
我却在梧桐树下辗转反侧,眼望那横斜的星辰。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已经衰老,
白白地被人怀疑我在苦苦吟唱。
对于周汉的古书,我虽盲目记忆,
但对于世事却强烈地渴望追寻。
华山上的老子所说的话,虽说不堪入耳,
我如何能呼唤他来与我谈论这颗心呢?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阳,号谦斋,南宋诗人,擅长诗文,尤其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关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
《不寐》是一首表现个体孤独感与对生命深刻思考的诗作。诗的开篇以“万户千门尽拥衾”描绘出一个安静且温馨的夜晚,万家灯火,众人安睡,而诗人却在此时辗转反侧,内心的挣扎显得格外突出。这里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孤独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思索。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知年华已逝,感慨“身已成衰证”,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承认,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感到无奈,甚至被误解为“苦吟”,在他人眼中似乎只是一种消极的表现,而实则是他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同时,通过“周汉前书盲记忆”,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渴望与敬仰,他希望在浩瀚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理解生命的意义。
最后,诗人提到“华山老子差堪语”,表明他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希望能有机会与老子对话,探讨内心的困惑与不安。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与人文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哲理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刘克庄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华山老子”是什么象征?
A. 财富
B. 智慧与哲理
C. 武力
诗中“万户千门尽拥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