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时间: 2025-05-02 14:23:10

诗句

丹枫摄摄挂晨霜,笑指匡庐路许长。

且喜眼中无逐臭,自然心地发清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3:10

原文展示: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作者: 李吕

丹枫摄摄挂晨霜,
笑指匡庐路许长。
且喜眼中无逐臭,
自然心地发清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晨霜挂在红枫上,显得格外清晰耀眼。我微笑着指着通往匡庐的道路,觉得它是那么遥远。而我内心的喜悦在于,我的眼中没有杂念,心中自然散发出清香的气息。

注释:

  • 丹枫:红色的枫树,象征秋天的到来。
  • 摄摄:形容晨霜的样子,清晰而明亮。
  • 匡庐:指的是匡庐山,风景如画的名山。
  • 逐臭:追逐气味,这里借指追求名利或世俗之物。
  • 心地发清香:心灵纯净,内心充满美好的情感。

典故解析:

“匡庐”是著名的山岳,诗中提到它可能暗示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游南康宫时,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在“丹枫摄摄挂晨霜”一句中,清晨的霜与红枫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诗人借助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高远。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展示了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清香与宁静,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 第一句“丹枫摄摄挂晨霜”:描绘了秋天枫叶的红色和晨霜的清冷,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第二句“笑指匡庐路许长”:诗人微笑着指向遥远的匡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 第三句“且喜眼中无逐臭”:强调诗人内心的清净,没有追逐世俗的欲望。
  • 第四句“自然心地发清香”: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体现出一种心灵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清香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内外和谐。
  • 对仗:通过工整的对仗结构,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清净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丹枫: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转折,代表着成熟与美丽。
  • 晨霜:象征着清新与纯净,展示大自然的魅力。
  • 清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强调精神层面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丹枫摄摄”的意思是: A. 红色的枫树
    B. 早晨的霜
    C. 清晰明亮的状态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匡庐”是: A. 一位诗人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天气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清净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通过战争与国破的景象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 王维: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对比可以展现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视角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主题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泊长寿桥 山中作 送八弟宝斋入都应试 题沈节母寡鹄轩遗草 石琴篇 过贾阆仙墓 值宿闻乌夜啼 过万年少隰西草堂 岁暮宿锦岩偕邓粤仁兄弟 有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雪海冰山 种种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人字头的字 母忧 采字旁的字 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假意虚情 匸字旁的字 属词比事 阅改 列校 遶梁 薄批细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