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枕上闻子规二首》

时间: 2025-07-27 16:47:36

诗句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

差面见他莺与鷰,向人强道不如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7:36

原文展示

《枕上闻子规二首》
作者:杨万里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
差面见他莺与鷰,向人强道不如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去年我借住在他家,听见孩子们在学唱杜鹃的歌;今年这些孩子们又在唱,似乎更有模有样。可见我见到的那些莺和鷰,竟然还不如这些孩子的歌声动听,听到这儿我不禁想回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借宅:借住的房子。
  • 寄生儿:指寄居在他人家中的孩子。
  • 群儿:一群孩子。
  • 差面:差不多的意思,表示接近的程度。
  • 莺与鷰:指黄莺和杜鹃鸟,都是春天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妙的歌声。
  • 强道:强词夺理地说。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用作春天的象征,因其鸣叫声清脆悦耳,常引发诗人的联想和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亲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用自然景象和儿童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枕上闻子规”的情景为起点,开篇便引入了个人的生活经历,通过对去年的回忆,表现出对自然和儿童纯真歌声的赞美。诗中“借宅寄生儿”,展现出一种寄居的状态,暗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接着“今岁群儿又学伊”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诗人用“差面见他莺与鷰”来对比孩子们的歌声,表达出一种对自然之声的向往与对生活现状的感慨。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最终引发了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杨万里善于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反映深刻的情感和哲思的艺术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借宅寄生儿:描绘诗人曾经借住他人家时的情景,暗示一种寄居的状态。
  2. 今岁群儿又学伊:表现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
  3. 差面见他莺与鷰:用对比手法,显示出儿童的歌声与自然鸟鸣之间的关系。
  4. 向人强道不如归: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孩子的歌声与鸟鸣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暗喻:借助鸟类的歌声,隐喻诗人对生活和归乡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儿童歌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代表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 :象征美好和优雅的声音。
  • 孩子:象征纯真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年借宅”是什么意思?
    A. 去年在自己家
    B. 去年借住在他人家
    C. 去年游玩

  2. 诗中提到的“莺与鷰”分别指什么?
    A. 鳥类
    B. 植物
    C. 诗人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伤感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情和故乡的思念,但杨万里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儿童的歌声,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杨万里诗文集》
  3.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七首 其一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冬夜听毛阿敏相思曲 菩萨蛮 冬夜 菩萨蛮七首  其七 集句 菩萨蛮 题扇 菩萨蛮 菩萨蛮 答养臞翁梅词,并示同游诸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仙宫 耂字旁的字 三燕 开国功臣 苟留残喘 鱼字旁的字 虎体鹓斑 口抹 饵名钓禄 麻字旁的字 包含戾的词语有哪些 落魄江湖 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先兆 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杜门不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