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29
黄世成挽辞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傅,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世成的哀悼与怀念。诗中提到他的文采和品行无人能及,功名与地位无法动摇他的气节。宁愿成为隐士,也不愿沦为历史书中的虚名。谁说他的风流才华就此消逝?其实仍然有许多未被传达的信息。对于九京(指京城)我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的英名如同庭院中的玉树,依然高耸挺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杨万里崇尚自然,追求真情,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万里为悼念黄世成而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崇高敬意与怀念。黄世成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其高洁的品德和才华让人铭记。
这首诗通过对黄世成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诗人用“文行高无对”来赞美黄世成的才华与品德,暗示在当时社会中,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宁愿做一个隐士,不愿被历史所遗忘,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
第三句“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则揭示了即使黄世成已逝,他的风流才华仍在流传。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质疑世人对黄世成的评价,传达出对好友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不屈信念。在最后一句,诗人以“玉树”作比,象征着黄世成如同高大的玉树,依然屹立在世人心中,给予人们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其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世成的追思,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拜和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世成的品德如何?
A. 无人可比
B. 平庸无奇
C. 受到质疑
诗人宁愿做什么样的人?
A. 朝廷官员
B. 贫民百姓
C. 隐士
“九京何所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朝廷的失望
B. 对个人成就的遗憾
C. 对黄世成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