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6:52
《南浦 秋草》
作者: 戴延介 〔清代〕
野色迥寒芜,冷清清,是处烧痕愁拥。
蝶倦暗魂销,难飞去瘦影又来荒垄。
黄深翠减,高低一片寒烟笼。
流水池塘,春意冷留取,旧时残梦。
踏青犹记年时,衬马蹄纤软,玉鞭曾控。
远道已凄迷,凉风外牧笛声声遥弄。
孤丛细袅,芳心暗怯霜华重。
迟暮玉孙归未得,莫遣斜阳西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野外的草木显得冷清而苍茫,处处可见烧灼后的痕迹,令人心中感到愁苦。蝴蝶因疲倦而失去生气,难以飞离,只有那瘦弱的影子在荒芜的田垄间徘徊。秋天的黄草变得更加深沉,绿意渐减,整个天地笼罩在寒烟之中。池塘里的流水似乎留不住春天的气息,过去的梦境也随之模糊。踏青时的记忆依然鲜活,马蹄轻盈,手中握着玉鞭,曾经的欢愉难以忘怀。远方的路已显得凄迷,凉风中传来牧笛声声,遥远而动人。孤独的丛林轻轻摇曳,芳心在重霜的威胁下暗自怯懦。暮色降临,玉兔归来却未能如愿,愿不要让斜阳伴随我西去。
作者介绍:戴延介,清代诗人,字云卿,号梅庵,籍贯浙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戴延介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与怀旧的时节,诗中寄托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南浦 秋草》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其意境清冷而深邃,层层递进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不仅呈现了秋天的景致,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几句通过“野色迥寒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
“蝶倦暗魂销”一句,蝴蝶的疲惫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随之而来的“瘦影又来荒垄”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诗人在这一刻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反映了内心的感伤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接下来的意象如“黄深翠减”和“流水池塘”,则进一步深化了时光流逝的主题。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戴延介将个人的情感与秋天的景象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绵长的思念与对生命的反思。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往昔的追忆,蕴含着浓厚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战争的批判
“蝶倦暗魂销”中“蝴蝶”象征:
A. 美好
B. 生命的无常
C. 爱情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