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0:42
黄流漫涣浸城根,烟火依微日欲昏。
禾黍不登非政罪,居人犹得饱鱼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的沉闷景象:黄河的水流淹没了城下,烟火依稀伴随着将要落下的夕阳。虽然农田的禾黍没有丰收,并不是因为政府的错误,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然能够吃饱鱼和肉。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江苏常熟人。贺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清新明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词在表现个人情感、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民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种田的禾黍因各种原因未能丰收,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政府的无奈。诗中的描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作者对民生困境的关切。
《金堤客舍望南乐城》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简单而深刻,传达出一种对民生的关切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叹。开头两句“黄流漫涣浸城根,烟火依微日欲昏”生动地勾勒出黄河水流淹没城根的情境,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这里的“烟火”既有生活气息,也暗示着希望和温暖,然而随着日暮的降临,一种萧瑟感便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两句“禾黍不登非政罪,居人犹得饱鱼飧”则转向对农民生活的思考。禾黍的歉收并不是因为政策的失误,而是自然因素的影响,这显示了作者对于农民命运的关注。尽管生活艰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然能够“饱鱼飧”,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包容,展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们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有对人们生活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黄流漫涣浸城根:描绘黄河水流漫延,淹没了城市的根基,表现出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烟火依微日欲昏:傍晚时分,村落中升起的烟火,暗示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即将进入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禾黍不登非政罪:禾黍歉收并不是政策的过错,显示出对政府的认可,但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的不确定性。
居人犹得饱鱼飧: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居民仍然能吃饱,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注民生,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展现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中“黄流”指的是什么?
A. 黄河
B. 湖泊
C. 小溪
D. 沙漠
诗人对禾黍歉收的看法是:
A. 政府的罪过
B. 自然原因
C. 农民的懒惰
D. 经济的影响
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战争中的废墟
D. 荒凉的沙漠
在诗人们描绘乡村生活的作品中,贺铸的视角更注重对民生的关心,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自然的亲近与和谐。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在情感基调和关注点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