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三》

时间: 2025-08-10 01:53:39

诗句

西风萧萧群木槁,天外秋云净如扫。

豆叶半枯鸿雁来,粳稻俱登鸡鹜饱。

白云夜下天雨霜,破篱衰草啼寒螀。

芋魁如盎茭白老,床头酒熟浮蛆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53:39

原文展示: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三
—— 汪珍

西风萧萧群木槁,
天外秋云净如扫。
豆叶半枯鸿雁来,
粳稻俱登鸡鹜饱。
白云夜下天雨霜,
破篱衰草啼寒螀。
芋魁如盎茭白老,
床头酒熟浮蛆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萧萧,树木干枯,天空中的秋云清澈如同被打扫过一般。豆叶已经半枯,鸿雁飞来,稻谷丰收,鸡鸭也吃得饱饱的。夜晚,白云下雨霜降临,破旧的篱笆旁衰草上,寒虫啼叫。芋头的根部像盛满的碗,白色的茭白也显得老态龙钟,床头的美酒已经发酵,浮出了蛆虫的香味。

注释:

  1. 西风萧萧:形容秋风的凄凉。
  2. 群木槁:树木干枯,表示秋天的景象。
  3. 天外秋云:指秋天的天空,云彩清晰。
  4. 豆叶半枯:豆叶已开始枯萎,体现季节变化。
  5. 鸿雁来:鸿雁迁徙,象征秋天的到来。
  6. 粳稻俱登鸡鹜饱:稻谷丰收,鸡鸭吃饱,表现农业的丰收。
  7. 白云夜下:夜晚的白云,增添诗的意境。
  8. 天雨霜:霜降,秋天的天气特征。
  9. 破篱衰草:衰败的草丛及破旧的篱笆,反映衰老与凋零。
  10. 啼寒螀:寒虫啼叫,增添冷清的气氛。
  11. 芋魁如盎:芋头的根部大而饱满。
  12. 床头酒熟:酒已经发酵,浮出蛆虫,表现生活的粗糙和真实。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写的场景和意象都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鸿雁、稻谷、寒螀等,都在古诗中常常用以象征季节的更替和农事的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珍,元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生活的真实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汪珍在秋季写的,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思考。

诗歌鉴赏: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三》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西风萧萧”引入秋天的凄凉氛围,接着通过“群木槁”描绘出树木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秋日景象。

诗中“豆叶半枯鸿雁来”,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到来,还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规律。接下来的“粳稻俱登鸡鹜饱”则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形成了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

“白云夜下天雨霜”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而“破篱衰草啼寒螀”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凋零的美。最后“床头酒熟浮蛆香”,则反映了人们在丰收之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喜悦,也有生活的粗糙与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真相的直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萧萧群木槁:秋风萧瑟,树木干枯,营造出凄凉的秋天氛围。
  2. 天外秋云净如扫:天空的秋云清澈如同被打扫过,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 豆叶半枯鸿雁来:豆叶开始枯萎,表示季节变换,鸿雁的到来提示秋天已至。
  4. 粳稻俱登鸡鹜饱:农田丰收,鸡鸭吃饱,表现出秋天丰收的喜悦。
  5. 白云夜下天雨霜:夜晚的白云下,天气寒冷,霜降,反映出秋季的寒意。
  6. 破篱衰草啼寒螀:破旧的篱笆旁,衰草凋零,寒虫啼叫,营造出冷清的气氛。
  7. 芋魁如盎茭白老:芋头根部饱满,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8. 床头酒熟浮蛆香:酒已经发酵,发出蛆虫的香味,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粗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被扫过的地方,形象生动。
  • 对仗:如“豆叶半枯鸿雁来,粳稻俱登鸡鹜饱”,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拟人:寒螀啼叫,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法则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来萧瑟与凄凉。
  2. 鸿雁:象征着季节的迁徙与变化。
  3. 白云:象征宁静与清新。
  4. 衰草: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5. :象征生活的真实与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阳光

  2. “床头酒熟浮蛆香”中,酒的状态如何?
    A. 新鲜
    B. 变质
    C. 鲜美
    D. 清澈

  3.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A. 狐狸
    B. 鸡鸭
    C. 猫咪
    D. 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杜甫) - 描述秋天的情绪与景象。
  2. 《山中杂诗》(王维) - 表现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山中四时词》《秋夕》: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但汪珍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节与真实感,而杜甫则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河渎神 地肺山春日 南湖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春日偶作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送北阳袁明府 河中陪帅游亭(一作陪河中节度使游河亭) 赠知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而不危 石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笑处藏刀 羞面见人 克平 粗服乱头 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科责 阿循 目字旁的字 香绒 田中义一 川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包含赫的成语 掎裳连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