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34
《挹仙亭》
汉宫苇箧儿呱呱,
济南梓柱阴扶疏。
富平家人正愉乐,
安昌帝师工献谀。
子真东南一尉耳,
黄绶凄凉百僚底。
手持短疏叩天阍,
义激丹衷泪横眦。
翩然一朝径拂衣,
爱君无路空依依。
人传九江已仙去,
吴门再见是邪非。
神仙茫茫那可恻,
上帝从来赏忠直。
天上果有骖鸾人,
合领群真朝北极。
自从举手谢世间,
千年白鹤保时还。
玉箫声断杉桧冷,
只余丹灶留空山。
谷口之孙古肤使,
亭斸青冥挹仙袂。
耿耿应怀贯日忠,
飘飘岂羡凌云气。
我来快读华星篇,
清彻毛骨风泠然。
何当结茅最高顶,
一榻容我分云烟。
在汉宫的苇箧中传出呱呱声,
济南的梓树阴影如同扶疏。
富平的家人正享受着欢乐,
安昌的帝师却在献媚谄谀。
子真不过是东南的一位官员罢了,
黄绶带来的只是一片凄凉。
他手持简短的奏疏叩响天阍,
义愤激荡,泪水横流。
翩然而至,轻轻拂衣而去,
心系君主,却无路可依。
传闻九江的仙人已去,
吴门再见究竟是邪是非?
神仙茫茫,何以感叹?
上帝从来只赏忠直之人。
若天上真有驾骖鸾的仙人,
应当领众真朝拜北极。
自从举手告别世间,
千年的白鹤依旧守时归来。
玉箫声断,杉桧林冷清,
只剩下丹灶留在空山。
谷口之孙古肤使人,
亭子斩青冥,挹仙袂。
我应怀抱贯日的忠诚,
飘飘何必羡慕凌云的气度。
我来快读华星的篇章,
清风透骨,令人心寒。
何时能在最高的山顶结茅,
一榻让我享受云烟的闲适。
真德秀(约1090-1150),字子真,号逸民,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和隐士生活为题材,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挹仙亭》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赞美和对腐化现象的批判,以及渴望归隐山林、超脱世俗的情怀。
《挹仙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权力与理想的思考。开篇提到汉宫的声音与济南的梓树,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表面上看似描写富贵生活,实际上却暗含对这种生活的讽刺。接下来的“富平家人正愉乐,安昌帝师工献谀”,则凸显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虚伪。诗人用“手持短疏叩天阍”的意象,表现出对天命与忠诚的坚定。整体上,诗歌中流露出的悲愤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正是人们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渴望,对社会腐败的批判,以及对超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挹仙亭》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骖鸾”象征什么?
诗中“手持短疏叩天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挹仙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陶渊明以田园为背景,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而真德秀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切观察与忠诚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