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37
仲郎游冶亦微疵,
天语皇皇责降词。
闻道年来崇洛学,
风流口过莫为之。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位年轻人的游荡生活的微薄批评,暗示他在风流生活中有些缺陷;上天的旨意严厉地责备他所写的诗词。听说近年来他醉心于崇高的洛阳学问,但他过于风流的言辞却不应因此而抹去。
全祖望(1640-1710),字子舜,号石庵,清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变迁之际。作者在诗中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享乐与学问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风流生活的思考。
全祖望的《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字数精练、意蕴深厚,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诗中,作者通过对年轻人游荡生活的描绘,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批判。诗的前两句“仲郎游冶亦微疵,天语皇皇责降词”直接指出了年轻人的缺陷,并暗示了对其言行的严厉批评,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与责任的关注。
在后两句中,提到了“崇洛学”,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而“风流口过莫为之”则揭示了年轻人追求享乐的短视。整体来看,诗歌在批判与引导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既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失望,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年轻人对游荡生活的追求与对高尚学问的向往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年轻人未来的期待。
诗中“仲郎”指代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崇洛学”是指?
诗中“风流口过莫为之”的意思是?
杜甫《春望》与全祖望的《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二》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多表现国破家亡的忧虑,而后者则更侧重对年轻人生活态度的思考。两者都展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