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53:37

诗句

仲郎游冶亦微疵,天语皇皇责降词。

闻道年来崇洛学,风流口过莫为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37

原文展示

仲郎游冶亦微疵,
天语皇皇责降词。
闻道年来崇洛学,
风流口过莫为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位年轻人的游荡生活的微薄批评,暗示他在风流生活中有些缺陷;上天的旨意严厉地责备他所写的诗词。听说近年来他醉心于崇高的洛阳学问,但他过于风流的言辞却不应因此而抹去。

注释

  • 仲郎:指年轻男子,这里可能指代一位特定的年轻人。
  • 游冶:游荡、玩乐的生活;通常带有负面的含义。
  • 微疵:微小的缺点。
  • 天语:上天的旨意或命令。
  • 皇皇:形容声势浩大、庄严。
  • 崇洛学:指代洛阳的学问与文化,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
  • 风流口:形容言辞风流洒脱,可能带有轻佻的意味。

典故解析

  • 仲郎:在古代文人中,常用以称呼年轻的才子。
  • 崇洛学:洛阳自古以来是文化重镇,崇尚洛阳的学问代表着一种追求高雅和知识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全祖望(1640-1710),字子舜,号石庵,清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变迁之际。作者在诗中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享乐与学问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风流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全祖望的《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字数精练、意蕴深厚,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诗中,作者通过对年轻人游荡生活的描绘,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批判。诗的前两句“仲郎游冶亦微疵,天语皇皇责降词”直接指出了年轻人的缺陷,并暗示了对其言行的严厉批评,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与责任的关注。

在后两句中,提到了“崇洛学”,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而“风流口过莫为之”则揭示了年轻人追求享乐的短视。整体来看,诗歌在批判与引导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既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失望,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郎游冶亦微疵:指年轻人游荡玩乐,虽然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也隐含着他的不成熟与缺陷。
  • 天语皇皇责降词:上天的意志严厉地责备着他所作的诗词,暗示着对他才华的浪费。
  • 闻道年来崇洛学:听说他近年来对洛阳的学问非常崇拜,表明他有追求。
  • 风流口过莫为之:然而,他的风流言辞却不应当被宽恕,这反映出对其轻佻态度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形成了对仗,使得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整齐。
  • 隐喻:用“天语”指代道德规范,借此表达作者对年轻人行为的指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年轻人对游荡生活的追求与对高尚学问的向往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年轻人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仲郎:象征年轻的才子,充满朝气。
  • 游冶:代表一种轻浮的生活态度。
  • 崇洛学:象征着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风流口:反映出轻佻与放纵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仲郎”指代的是什么?

    • A. 老人
    • B. 年轻男子
    • C.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崇洛学”是指?

    • A. 洛阳的高雅学问
    • B. 一种风流生活
    • C. 具体的诗作
  3. 诗中“风流口过莫为之”的意思是?

    • A. 风流的言辞应当被赞美
    • B. 风流的言辞不应被宽恕
    • C. 风流的生活方式应当被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全祖望的《东城作小秦淮道古诗来索佚事答以五绝 其二》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多表现国破家亡的忧虑,而后者则更侧重对年轻人生活态度的思考。两者都展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全祖望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广福桥 因视饥籍夜投山寺憩宿有述 花豹梁 夜坐 和倥侗生春日看花之作 拟唐长安春望 蓦山溪·芳菲叶底 雪明鳷鹊夜慢 醉蓬莱 忆少年(陇首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扯旗放炮 蒙漠 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体元立极 双人旁的字 声音笑貌 过关斩将 樗栎散材 幾字旁的字 羊公之鹤 娩息 擢本 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骏骨 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