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37
赠知音
翠羽花冠碧树鸡,
未明先向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
门外萧郎白马嘶。
星汉渐移庭竹影,
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
不语垂鞭上柳堤。
赠送知音
碧树下的鸡叼着翠羽花冠,
在天未亮时就开始在短墙上鸣叫。
窗前的谢女(指谢道韫)轻轻收敛青蛾(指眉妆),
门外的萧郎(指萧瑟的男子)骑着白马嘶鸣。
星河渐渐移动,庭院里的竹影摇曳,
露珠依然挂在野花上,显得朦胧迷离。
景阳宫中钟声刚刚响起,
他却默默无语,垂下马鞭在柳堤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谢道韫是东汉时期的女诗人,以才情著称。诗中提及她,既表现对文人的崇敬,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细腻而婉约。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温庭筠晚年,正值唐代中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知音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赠知音》是温庭筠用以表达情感与思考的一首佳作。诗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透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的“翠羽花冠碧树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鸡鸣唤醒了大地,也暗示着生活的开始。接着,谢女与萧郎的形象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星汉渐移庭竹影”,写出了时光流逝的意象,竹影摇曳、露珠迷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钟声响起,不言语的马鞭象征着内心深沉的情感,既是对知音的不舍,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星汉渐移”,把星河和光影拟人化,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知音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变迁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短墙”指的是:
A. 高墙
B. 矮墙
C. 石墙
D. 竹墙
诗中“谢女”指的是:
A. 一位古代女诗人
B. 一位普通女子
C. 一位神话角色
D. 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温庭筠的《赠知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作者在描绘情感与自然景象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