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偶作》

时间: 2025-05-06 12:11:03

诗句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11:03

原文展示

春日偶作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白话文翻译

在西园中唱着春日的欢歌,车水马龙间夹杂着薜萝的影子。
我想要放开胸怀,却始终无法如愿,不知道世事究竟如何变化?
夜里听到大雨将花瓣打落,寒冷的被褥让我梦境多多。
自从在钓渚分别后,应该会更好些,春风又为湖面起了微波。

注释

  • 艳阳歌:美丽阳光的歌曲,形容春日的美好。
  • 扰扰车尘:车马的尘土飞扬,形容热闹的景象。
  • 薜萝: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放怀:放开心怀,表示想要放松心情。
  • 经世:治理世事,指世间的变化。
  • 猛雨:强烈的雨水。
  • 判花尽:意指雨水的到来使花朵凋零。
  • 寒恋重衾:寒冷的夜晚,厚重的被子让人感到孤独。
  • 钓渚:指钓鱼的水边,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 微波:轻微的波纹,形容春风拂动水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青雀,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多描绘春景、恋情,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春日偶作》创作于唐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春日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时代背景是唐代中后期,社会繁华而又动荡,诗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深思。

诗歌鉴赏

《春日偶作》是一首描绘春日的古诗,温庭筠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以“西园一曲艳阳歌”引入,展现了春日的阳光明媚与生机勃勃。在“扰扰车尘负薜萝”中,诗人通过车尘与植物的对比,突显了春日的热闹与生命的蓬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虽然想要放怀,却始终无法如愿,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困惑。

“夜闻猛雨判花尽”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象征着世事的变幻无常,花的凋零让人感到惋惜。而“寒恋重衾觉梦多”则反映了诗人在夜间的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提到自分离以来的变化,期待着与自然的再次相遇,春风轻拂的湖面给予了他一丝安慰。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又有对生活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温庭筠深厚的诗人情怀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园一曲艳阳歌:描绘出春日的明媚,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2. 扰扰车尘负薜萝:热闹的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春天的生机。
  3. 自欲放怀犹未得: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4. 不知经世竟如何:对社会变迁的不解,透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5. 夜闻猛雨判花尽:大雨导致花朵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6. 寒恋重衾觉梦多:孤独的夜晚,思念让人梦中常常回忆。
  7. 钓渚别来应更好:对以往宁静生活的怀念。
  8. 春风还为起微波:春风的轻拂带来一丝生机,象征着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艳阳歌”比喻春日的美丽。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温暖。
  • 对仗:如“扰扰车尘”与“寒恋重衾”,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透过春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园:象征宁静的自然。
  • 艳阳:代表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 车尘:反映了繁忙与喧闹的生活。
  • :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生命。
  • 春风:代表和煦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日偶作》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温庭筠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猛雨”是指?

    • A. 春天的细雨
    • B. 夏天的暴雨
    • C. 秋天的霜雨
    • D. 冬天的雪雨
  3. 诗中“寒恋重衾觉梦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温庭筠的《春日偶作》:以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但更多的是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

通过这两首诗,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温庭筠偏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读本》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月下怀抱珠表妹 蝶恋花 蝴蝶风筝 蝶恋花 蝶恋花 秋海棠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三 蝶恋花 拟漱玉 蝶恋花 用稼轩词作起句 蝶恋花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仙的成语 包含噫的词语有哪些 鬟凤 万丈高楼从地起 欠字旁的字 国步多艰 上烝下报 禾字旁的字 我行我素 邑字旁的字 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滉瀥 折文旁的字 异采 厮敬厮爱 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庙 大字旁的字 正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