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1:52
流离万里偶生还,暂得安阳一日闲。
飞盖曳裾何处去,西园不见见青山。
经历万里流离,偶然得以生还,暂时在安阳享受一天的闲适。
可是那飘扬的长裙和轻盈的衣袍又要去往何处呢?在西园中却再也看不见青山的身影。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流离”与“青山”反映出作者对生活不安与自然美好之间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安阳曾是许多士人向往的地方,正如诗人洪皓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洪皓(约1040-1111),字子真,号白石,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个体的浮沉与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的时代,洪皓身处困境中,常常以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邺都》是一首充满了对人生无常与自然美好向往的诗作。开篇的“流离万里偶生还”直接表达了诗人经历了许多磨难后,终于有一刻的喘息与安宁。这种流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漂泊,更是心灵上的焦虑与不安。诗人在安阳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一丝宁静,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对未来的迷惘与不确定。
“飞盖曳裾何处去”一句,诗人用飘扬的衣袍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漂浮,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里的“何处去”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询问,更是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而“西园不见见青山”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失落感,曾经美好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在此刻变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营造出一种既有宁静又有迷茫的氛围,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对青山的失去,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流离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安阳”是指哪个地方?
A. 河南
B. 湖北
C. 河北
诗人对未来的感受是:
A. 确定
B. 迷茫
C. 快乐
“流离万里”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邺都》的诗意与背景,感受诗人洪皓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