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00
训小童
饭罢令人唤小童,
敢烦捉耳为开蒙。
芎茶不用焦汤点,
纸被还将艳火烘。
醉欲伴眠当倩月,
热求挥汗合邀风。
它时我建青油幕,
廉汝封侯学卫公。
吃完饭后让我叫小童,
敢麻烦你捉住耳朵来启蒙。
芎茶无需用焦汤来调,
纸被还要用艳火来烘烤。
醉了想伴着月亮入睡,
热切希望挥汗能共邀风。
将来我设置青油的幕帘,
希望你能封侯像卫公那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传达了对教育和培养年轻人的重视,风格典雅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小童的关爱与教诲,表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期望。
《训小童》是一首充满教育意味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期望。诗的开头,诗人以“饭罢”引入,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场景,接着让小童捉耳,这一动作象征着教育的必要性和启蒙的过程。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芎茶与焦汤,表明教育应当温和而不必过于严厉。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醉卧月下和渴望清风的意象,展示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人性化的情感。最后的“青油幕”和“廉汝封侯”则表现出对小童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像卫公一样受到尊重和认可。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理想的寄托,展现出诗人温情而理智的教育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未来的期望,传达了诗人对小童成长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卫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捉耳”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但华岳的《训小童》更为直白地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