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

时间: 2025-05-09 02:14:26

诗句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4:26

原文展示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
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婚礼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对婚姻的祝福。江水清澈见底,仿佛可以捧起,李氏太师的女儿宛如美玉。她的品德和才华早已成熟,嫁妆也已经准备妥当。新娘年华正茂,尚未找到良配,而王家的公子则风流儒雅,互相扶持。婚礼上,六礼的仪式尽显繁复,送车和礼物都显得富丽堂皇。四月里的今晚,正是佳期良辰,绸缪准备,待客如宾,夫妻应当珍惜和睦的生活。听说有许多妾侍,众人都期待着家族的延续。我来此恳求盟誓,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我的老母已经八十岁,时常为我的婚事叹息,兄弟姐妹多达九人,都是希望我能成家立业。人们都知道我对后辈的关怀,难道人们就没有情义,舍弃亲情?我在万里之外孤身一人,谁会对我有高尚的同情?更何况我还常常遭遇疾病的困扰,呼天喊地,羞愧地在绝境中哭泣。因子告别,我随之赠言,忽然忘却了旧日的学业,承受着天赐的福泽。

注释

  • 混同江:指江水混合而成,形容水质清澈。
  • 李氏太师:指李家的一位太师,身份显赫。
  • 妇德妇功:指女性的品德和才能。
  • 舜华:美丽的女子,舜是古代贤君,华指其美。
  • 风流儒雅:形容男子的风度翩翩,文雅不凡。
  • 六礼:古代婚礼的六种礼节。
  • 三星在天:指夜空中三颗星星,象征吉祥。
  • 绸缪:形容婚礼的准备周到。
  • 伉俩:指夫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师文,号松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风俗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在一个婚礼场合写成,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家庭情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婚俗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歌鉴赏

洪皓的《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婚礼场景。诗中既有对新娘美丽与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新郎风度的赞许。通过对江水、花烛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美好而温馨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婚礼的喜悦与祝福。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集中在对新人的描写,强调了新娘的品德和新郎的风雅,显示了一个完美婚姻的理想形象。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欢庆的表面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

洪皓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婚礼这一重要节日中的复杂心理,既有喜悦又有对未来的忧虑,构成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混同江水秀可掬:描绘江水的清澈和美丽,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李氏太师女如玉:赞美新娘的美丽,如同美玉一般。
  • 妇德妇功应夙成:强调新娘的品德和才华已经成熟。
  • 施鞶施衽变初熟:指婚礼仪式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 舜华美艳年逾笄:新娘年纪虽大,但尚未找到合适的伴侣。
  • 风流儒雅王家郎:新郎的风度与才华相得益彰。
  • 并食东床坦其腹:比喻两人之间的亲密与信任。
  • 纳幣委禽六礼忧:婚礼的繁复仪式让人感到压力。
  • 送车百两皆丹毂:形容婚礼的豪华与气派。
  • 三星在天四月中: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来临。
  • 今夕何夕会花烛:感叹良辰美景。
  • 绸缪谨始待如宾:婚礼的准备需要细致周到。
  • 伉俩要终贵和睦:夫妻间的和睦是最重要的。
  • 且闻祁祁多娣媵:指家中的姐妹和侍女。
  • 我来乞盟阅八千:诗人希望能得到众人的祝福。
  • 老母八十漫嗟予:母亲年事已高,常为儿子的婚事感到忧虑。
  • 男女有九赋采绿:兄弟姐妹众多,期望能成家立业。
  •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们知道诗人对后辈的关心。
  • 人岂无情捐骨肉:反思人情冷暖。
  • 万里一身祗自怜: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 况复恶疾屡缠绵:身心的苦痛,让人更加无奈。
  • 呼天耻作穷途哭:感慨自己处境的无助与悲伤。
  • 因子告行遂赠言:临别赠言,表达心中的祝福。
  • 忽忘旧学膺天禄:对过去的遗憾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李氏太师女如玉”形象地比喻了新娘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在描写家庭成员时,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祝福和反思,既表达了对婚姻美好的祝愿,又流露出对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纯洁、美好。
  • 明月:象征团圆、和谐。
  • 花烛:婚礼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三星:象征吉祥、幸福。
  • 母亲:象征传统家庭的关怀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氏太师女”是指谁?

    • A. 新娘
    • B. 新郎
    • C. 诗人
    • D. 诗人的母亲
  2. 诗中的“六礼”指的是什么?

    • A. 兄弟姐妹的数量
    • B. 婚礼的仪式
    • C. 诗人的家族
    • D. 婚礼的礼物
  3. 诗人在婚礼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与祝福
    • B. 失落与悲伤
    • C. 愤怒与不满
    •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洪皓的《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个人情感与家庭关系,但洪皓的诗更偏向于对婚礼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失落和思念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七 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 其十七 采桑子 秋夜同外合江楼望新月 采桑子二首 其一 采桑子 其四 采桑子 闺词四首 其一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 窗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目字旁的字 出鬼 毋字旁的字 挼搓 银粉 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引狼自卫 恨开头的成语 断梗浮萍 身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风起潮涌 寸愿 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茅塞顿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