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秋战国门。秦武阳》

时间: 2025-05-02 15:03:27

诗句

丱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

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27

原文展示:

春秋战国门。秦武阳
作者: 周昙 〔唐代〕

丱岁徒闻有壮名,
及令为副误荆卿。
是时环柱能相副,
谁谓燕囚事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我年少时只听说有伟大的名声,
后来被任命为副手却误了荆卿。
那时环柱能与我相辅相成,
谁能说燕国的囚徒事情就无望呢?

注释:

  • 丱岁:指刚刚成年,或年少的意思。
  • 壮名:指伟大的名声。
  • :副手,辅助的职务。
  • 荆卿:指荆轲,著名的刺客。
  • 环柱:可能指环绕的柱子,这里借喻能相辅相成的力量。
  • 燕囚:指被囚禁于燕国的人,象征被困的境遇。

典故解析:

  • 荆卿:指荆轲,他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企图刺杀秦王以报国仇。
  • 燕囚:燕国在历史上曾经被其他国家入侵,许多英雄人物在困境中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历史感受为主,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典雅而深邃的气质,诗人通过上下句的对比,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相结合,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壮名”与“副误”,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英雄的钦佩与惋惜。诗人用“环柱”这种意象,象征着力量与支持,暗示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往往无法自主,充满了对历史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丱岁徒闻有壮名:年轻时只听闻他人的伟大名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英雄的羡慕。
  2. 及令为副误荆卿:当被任命为副手时,却错失了像荆卿那样的重要机会,暗示个人的局限性。
  3. 是时环柱能相副:在那个时候,身边有能帮我相辅相成的人,表明了团结与支持的重要性。
  4. 谁谓燕囚事不成:即使是被囚禁在燕国,事情也并非没有可能,反映了对希望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用“环柱”比喻相互支持的力量。
  • 反问:通过“谁谓燕囚事不成”的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希望与可能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在历史大潮中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传递出希望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壮名:象征着英雄的伟大成就。
  • 荆卿:代表着历史上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英雄。
  • 环柱:象征着支持和力量。
  • 燕囚:暗示被困的命运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壮名”指的是: A. 美名
    B. 伟大名声
    C. 壮丽的景色
    D. 英雄事迹

  2. “荆卿”在历史上是指: A. 一位将军
    B. 一位刺客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国君

  3. 诗中提到的“环柱”象征的是什么? A. 个人的努力
    B. 支持与力量
    C. 困境与压迫
    D. 历史的悲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相比,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本诗则通过历史的视角来思考个人命运的无奈。
  • 《春望》则在国家动荡中体现了个人的忧国情怀,呼应了本诗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从古典到现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贝勉斋冯桂坡 借书证在宁寺僧仁泽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 梅山醉归 七月望郡庠赋秋声诗且欲不犯题字及见所作良 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 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张敬之县尉 吴景年真赞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霜粟 准噶尔 夏虫疑冰 器艺 夕字旁的字 煎情 包含懒的词语有哪些 手如柔荑 因变制宜 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包含歧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一言丧邦 老少无欺 万语千言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