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1:21
齐天乐 立夏怀家大人建阳道中
作者: 孙云鹤 〔清代〕
暮潮初退兰桡发,啼鹃正逢春晚。盘荐樱桃,帘黏柳絮,又把东风催换。
掠檐新燕,记院宇年时,薄雷轻电。节物依然,倚楼凝望白云远。
征程迢递未已,熟梅天近也,微冷还暖。团扇临风,生衣对酒,何处水村山馆。
流光如箭。想到日尊前,荔枝红浅。屈指归来,好开丛桂宴。
初夏时节,潮水刚刚退去,兰舟轻轻启航,啼叫的杜鹃正好在春末时分响起。樱桃已摆上桌子,窗帘上沾染着柳絮,东风又将一切催促变换。
新燕掠过屋檐,勾起了关于往年在院子中度过的时光的回忆,轻微的雷声和闪电伴随着节令的变化,倚在楼上远望,白云在天边飘荡。
漫长的征途尚未结束,熟梅的气息已经接近,虽有些微凉,却又透着温暖。手持团扇在风中,穿着轻衣对着酒杯,哪里才是那水乡山馆?
光阴如箭,转瞬即逝。想到日头下,荔枝红透了,屈指算来,归来的日子不远了,真想好好开一场丛桂的宴会。
作者介绍:孙云鹤,清代诗人,擅长诗词,文字优美,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蕴含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立夏时节,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感受到初夏的气息,思念家乡与亲人,因而写下这首诗。
《齐天乐 立夏怀家大人建阳道中》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以“暮潮初退”引入,描绘出一幅初夏的画面,潮水退去,船只启航,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啼鹃正逢春晚”引入杜鹃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即将结束,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诗中通过“樱桃”和“柳絮”的描写,展现出初夏的丰盈与温柔,而“掠檐新燕”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余韵。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征程迢递未已”一句,点出了离乡的漫长与不易,而“微冷还暖”则反映出夏初的温差,象征着一种生活的常态。在最后,诗人以“流光如箭”总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初夏的自然美和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且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暮潮初退”中的“暮潮”指的是?
“薄雷轻电”描绘的是哪种季节的气候?
诗中提到的“荔枝”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