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4:48
齐天乐七首 其六
作者:蒋敦复 〔清代〕
斜阳一带伤心碧,可怜美人名士。
红板桥头,青溪渡日,寂寂珠帘花气。
江湖倦矣。叹何处天涯,此时情味。
怕有吟魂,白杨萧槭夜深起。
双鬟祗今唱否,旗亭谁画壁,年少多丽。
菜种瓢儿,钟沈萧寺,旧日王侯门第。
离愁漫寄。有沅草湘花,魂销如水。
回首南朝,蒋山留冷翠。
全诗翻译:
夕阳映照着一片伤感的碧色,真让人怜惜那些美人和名士。
在红色的桥头,青溪流渡着日光,寂静的珠帘中弥漫着花香。
我对江湖生活感到疲倦。叹息着,哪里才是天涯,此时的情感又是多么深厚。
恐怕吟唱的灵魂,已在夜深时分的白杨树下悄然起舞。
双鬟的姑娘,你今夜还唱吗?画壁的旗亭,谁来描绘?年少的时光如此美丽。
菜种的瓢儿,钟声在沈萧寺响起,昔日的王侯门第已然遥远。
离愁漫漫寄托在心中,有沅草湘花,心魂似水般流逝。
回首南朝,蒋山依旧留下清冷的翠色。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40-1918),字君昊,号秋水,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其诗词风格多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对人事的思考和感怀。
创作背景:
《齐天乐七首》是蒋敦复在仕途艰难、人生感慨之际创作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斜阳、青溪、珠帘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伤感与美丽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即以“斜阳”引入,营造出一幅黄昏的画面,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逝去的美好。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美人和名士,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江湖倦矣”一语道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似乎已无心再追逐名利,更多的是一种对理想和情感的渴望。“离愁漫寄”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处寄托的忧伤,结合沅草与湘花的意象,更是将思乡之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蒋敦复巧妙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在清丽中透着一丝哀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对人情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斜阳一带伤心碧”中的“斜阳”象征什么?
A. 善良
B. 美好
C. 无常
“江湖倦矣”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名利
B. 友情
C. 自然
诗中提到的“沅草湘花”主要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故乡的思念
C. 社会的动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