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颂六十首》

时间: 2025-07-27 11:39:14

诗句

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

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9:14

原文展示:

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

白话文翻译:

九年如面壁般修行,最终却辜负了故土的儿孙。如今只想西归,懒得再去理会那黄面老子。

注释:

  • 面壁:指在墙壁前修行,常见于禅宗修行的方法。
  • 东土:指东边的故乡,隐喻作者的根源和故土。
  • 儿孙:指后代子孙,强调传承的意义。
  • 只履西归:只想返回西方,暗指追求真理或归隐。
  • 黄面老子:可能指的是老子(道教创始人)的形象,暗指道家思想。

典故解析:

“九年面壁”是一种修行的意象,尤其在禅宗中常用以表示静思和自省。面壁的修行方式常让人联想到对内心的反思与对真理的追寻。而“黄面老子”则引申出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回归自然与无为而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昙华,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被后世所推崇。其诗作往往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理的领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释昙华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修行的反思以及对故土的情感。经历九年的闭关修行,他对人世的种种思考,尤其是对后代的责任感与内心的惆怅,促使他在此诗中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浓缩且饱含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修行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九年面壁”,描绘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沉思,这种面壁的状态不仅是身体的禁锢,更是心灵的洗礼。接下来的“坏却东土儿孙”,则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无奈与愧疚,似乎在说,尽管自己在追求真理,但却忽视了家庭的责任,给后辈带来了遗憾。

“只履西归”给人一种淡淡的归隐情怀,仿佛他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向往西方的宁静与和谐。而“钝置黄面老子”则表现出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某种反思,似乎在说,面对老子的智慧,他选择了放下,回归内心的平静。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修行的总结,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与世界的和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年面壁:表现了修行的漫长与艰辛,暗示经过时间的洗礼而获得的智慧。
  2. 坏却东土儿孙:表达了对家族的愧疚与遗憾,强调了修行与家庭责任的矛盾。
  3. 只履西归: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4. 钝置黄面老子:表明对道家思想的思考,暗示着放下世俗的纷争,追求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修行比作“面壁”,深化了修行的意义。
  • 对仗: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使用“黄面老子”作为道家的象征,传达了道理的深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行的反思与对家庭的愧疚,揭示了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最终选择归隐与内心的安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面壁: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反省。
  • 东土:代表故乡与责任。
  • 西归:象征向往的宁静与归属。
  • 黄面老子:道家思想的象征,传达自然与和谐的理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年面壁”中的“面壁”指的是什么?

    • A. 看墙壁
    • B. 修行
    • C. 学习
  2. 诗中“坏却东土儿孙”的意思是什么?

    • A. 只顾自己
    • B. 忽视家庭
    • C. 回归故土
  3. 作者对“黄面老子”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不屑
    • C. 反思

答案:

  1. B. 修行
  2. B. 忽视家庭
  3. C. 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释昙华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反省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释昙华诗集》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一 闺情 点绛唇 其二 新婚 点绛唇 其四 点绛唇·和晦窗先生 点绛唇(庆即席上) 点绛唇·罗幕重重 点绛唇(二之二) 点绛唇 其二 姜亦舆汝长庚庚邀听琵琶 点绛唇 其三 雨中过岳墓,抚古柏 点绛唇 其一 绿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同儿戏 辰字旁的字 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因时施宜 韦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堕马 谰言 雄将 行字旁的字 十字街口 素负盛名 禁暴诛乱 委叛 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本万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