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香·若论修真》

时间: 2025-07-28 11:09:49

诗句

若论修真,玄关直指,外缘心上都撇。

静处跏趺,存神握固,莫辩是非优劣。

任缘度日,除饱暖其馀忘绝。

一味清闲价无穷,对下愚难说。

端的至诚妙诀。

叹学人、几曾休歇。

默默昏昏,壶内玉花开彻。

恍惚中间显现象,见宝珠、光耀似皎月。

悟得之时,同游圣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9:49

原文展示:

天香·若论修真
作者: 长筌子 〔元代〕

若论修真,玄关直指,外缘心上都撇。
静处跏趺,存神握固,莫辩是非优劣。
任缘度日,除饱暖其馀忘绝。
一味清闲价无穷,对下愚难说。
端的至诚妙诀,叹学人几曾休歇。
默默昏昏,壶内玉花开彻。
恍惚中间显现象,见宝珠光耀似皎月。
悟得之时,同游圣阙。

白话文翻译:

如果谈论修行真理,应该直指玄关,外在的缘分和内心的执念皆要放弃。
在静谧的地方盘腿而坐,保持内心的坚定,不必分辨是非优劣。
顺应缘分度过每一天,除了温饱之外的事情都要忘记。
那种清闲的境界是无价之宝,对于愚钝的人难以言说。
真正的诚心妙诀,叹息学者几时能休息。
在默默的昏沉中,壶内的玉花渐渐绽放。
在恍惚之间显现出真相,看到宝珠的光辉如同明月一般。
在悟得真理的那一刻,便能与圣境同游。

注释:

  • 玄关:指修真之门,象征通往真理的道路。
  • 跏趺:一种坐姿,表示安静沉思。
  • 存神: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 :放弃,切断对世俗的执着。
  • 至诚妙诀:真正的诚心和深奥的法则。
  • 壶内玉花:象征内心的智慧和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筌子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作品常常反映出对道教思想的探索和对修真之道的追求。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内心的修行和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是长筌子对修真之道的深刻思考。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修行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智慧,反映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诗歌鉴赏:

《天香·若论修真》是一首探讨修真之道的诗,诗中充满了道教的哲理。作者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来面对世俗,倡导心灵的宁静与内在的觉悟。开篇即提出“若论修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修行。接着强调“玄关直指”,表明修真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领悟。

诗的意象丰富而深邃,如“壶内玉花开彻”,象征着智慧与灵性的显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而“宝珠光耀似皎月”则体现了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光辉,象征着真理的明亮与清晰。全诗在字句中渗透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真正的修行者应当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长筌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道理,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领悟到修行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若论修真,玄关直指,外缘心上都撇。
    论及修真,唯有直指要害,放下外在的缘分和内心的牵挂。

  2. 静处跏趺,存神握固,莫辩是非优劣。
    在静默中坐定,保持内心的坚定,不必去分辨事物的对错。

  3. 任缘度日,除饱暖其馀忘绝。
    随缘而生,除了温饱之外的事物都要忘却。

  4. 一味清闲价无穷,对下愚难说。
    这种清闲的境界是无价的,但对于愚钝的人难以言传。

  5. 端的至诚妙诀,叹学人几曾休歇。
    真实的诚心和深奥的法则,令人叹息的是学者难以停歇。

  6. 默默昏昏,壶内玉花开彻。
    在沉默和模糊中,智慧逐渐显现。

  7. 恍惚中间显现象,见宝珠光耀似皎月。
    在恍惚之中,真理显现,光辉如同明月。

  8. 悟得之时,同游圣阙。
    当领悟真理时,便可与圣境共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壶内玉花”,比喻内心的智慧。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形成和谐美感。
  • 排比:通过重复结构强调内心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修真过程的描述,传达出修行应以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为重,强调放下世俗的执念,追求内在的真理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关:象征着修道的门径。
  • 跏趺:象征修行的专注与静谧。
  • 玉花:象征智慧与内在的灵性。
  • 宝珠:象征真理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玄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修行的门径
    C. 一种道具
    答案:B

  2. “静处跏趺”的意思是? A. 忙忙碌碌
    B. 安静坐定
    C. 跳舞
    答案:B

  3. 诗中提到“宝珠光耀似皎月”,这说明了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真理的光明
    C. 愚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理与人生。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对比:

  • 《登高》 by 王之涣: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
  • 《静夜思》 by 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也在探讨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选》:关于元代诗歌的综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诗词鉴赏的专业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新作官梅庄,移植大梅数十本绕之 鲁家洑入沌 浣花戏题争标者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或劝病中不宜数亲文墨,医亦归咎,题四绝以 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 四花 晚集南楼 育王望海亭 重阳后菊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寡鸾孤 黄字旁的字 力父 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包含罂的词语有哪些 化整为零 明目达聪 亠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火上浇油 欲事 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区鬼奥 乞宠求荣 皮字旁的字 猬锋螗斧 缩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