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1:59
鲁家洑入沌
过尽巴东巫峡长,
荆川鼓棹更茫茫。
避风怕入三江口,
乘月贪行百里荒。
夜后逢人尽刀剑,
古来踏地皆耕桑。
可怜行路难如此,
一簇寒芦尚税场!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经过巴东的巫峡,心中感受到的漫长与茫然。荆川的鼓声在船桨的划动中更加显得无边无际。诗人避风不敢驶入三江口,乘着明月贪心地向前行驶,结果却是走入荒凉的百里之地。夜晚遇到人,剑拔弩张,古人留下的土地都是耕作的好田,而如今的行路却如此艰难,连一丛寒芦也在征税的场所中。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清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出生于江苏常熟。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游历时,心中感受到时代动荡与个人处境的艰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无奈。
《鲁家洑入沌》通过描绘航行的艰难和夜间遇险,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感。诗的开头两句便设置了一个艰难的环境,巴东的巫峡长,形象地传达出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荆川的鼓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尽管前路茫茫,但依然要继续航行。避风而不敢入三江口,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危险。
“乘月贪行百里荒”,表现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夜晚遇险的紧张局面。“夜后逢人尽刀剑”,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际关系的危险。最后两句则引发了对耕桑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古代社会的安宁与现在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构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艰难的航行与险恶的环境,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不安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巴东”位于哪个省?
A. 湖北
B. 四川
C. 湖南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美
B. 生活艰辛
C. 爱情
答案:B
“夜后逢人尽刀剑”中的“刀剑”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社会危险
C. 友谊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鲁家洑入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