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

时间: 2025-04-24 15:44:20

诗句

腊前雪里。

几处梅梢初破蕊。

年后江边。

是处花开晚更妍。

绝知春意。

不耐愁何心与醉。

更有难忘。

宋玉墙头婉婉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4:20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
向子諲 〔宋代〕
腊前雪里。几处梅梢初破蕊。
年后江边。是处花开晚更妍。
绝知春意。不耐愁何心与醉。
更有难忘。宋玉墙头婉婉香。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前的雪中,有几处梅花的枝头初放花蕊。
年后在江边,这里花开的时节更显得娇艳。
我深知春天的意境,却无法忍耐忧愁,心中无法与酒同醉。
更有那难以忘怀的情景,犹如宋玉墙头那婉转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前:腊月之前,指农历的十二月份。
  • 梅梢:梅花的枝头。
  • 破蕊:花蕊初露,形容梅花刚刚开花。
  • 江边:江河的边缘,常用来描写优美的自然景色。
  • 绝知春意:深刻理解春天的气息。
  • 愁何心与醉:忧愁使人无法尽情饮酒。
  • 宋玉:指宋玉,一位著名的楚辞作家,以其才情和美丽的诗句闻名。

典故解析:

  • 宋玉:指宋玉与王嫱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字子諲,号青城,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梅花盛开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同时寄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梅花为主线,诗人通过梅花盛开的景象,抒发了对春的向往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以“腊前雪里”引入,描绘出冬末春初的景象,梅花的初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接着“年后江边”,则将时间推移至春天,表现出花开的热烈与妍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绝知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理解,却又因“愁何心与醉”而感到无奈,情感的复杂性引人深思。最后提到“宋玉墙头婉婉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增添了诗的深度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前雪里:描绘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象征坚韧。
  • 几处梅梢初破蕊:展现梅花的生机,暗示春的到来。
  • 年后江边:转入春天,描绘江边的梅花,寓意生机勃勃。
  • 是处花开晚更妍:强调梅花在春天中的独特美丽。
  • 绝知春意:表现诗人与春天的深厚情感。
  • 不耐愁何心与醉:无奈的情感,忧愁让人无法尽情享受生活。
  • 更有难忘:回忆美好,难以忘怀。
  • 宋玉墙头婉婉香:用宋玉的美好形象来比喻梅花的芬芳,增添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的气息相联系。
  • 对仗:如“腊前雪里”和“年后江边”,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象征寒冷与孤寂。
  • 江边:象征自然美与生活的轻松。
  • 宋玉:象征美好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温庭筠
    B. 向子諲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宋玉”主要象征什么? A. 坚韧
    B. 美好与遗憾
    C. 春天的气息
    D. 孤独

  3. “绝知春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愁苦的无奈
    C. 对梅花的赞美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向子諲的《减字木兰花》与陆游的《梅花》均以梅花为主题,但向子諲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陆游则更强调梅花的坚韧精神。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向子諲传记与文学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用喜雨韵三首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望江南 满江红 其二 雨花台用前韵 点绛唇 水调歌头 昭君怨 海棠春·嫩晴还更宜轻雨 如梦令·昨日春衫初试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蠹简遗编 驹跋 百开头的成语 要宠召祸 韭字旁的字 逸闻趣事 干字旁的字 得荫忘身 秃宝盖的字 二字旁的字 逸驭 出质 魚字旁的字 煨火 文人雅士 床上施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