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6:58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
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
举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问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月色的感慨与思念。诗人看到广阔的月光洒在大地上,花丛和竹林中满是悠长的思绪。黄公隐居的地方究竟在哪里,贺监什么时候能回到这片洲岛呢?良辰美景中,最好的时光是午夜,而今年的中秋夜格外美好。举杯饮酒,与月共饮,仰望天空似乎可以问个明白。
作者介绍:吴潜,生活在宋代,是一位以清新脱俗著称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简洁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时节,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借此表达对故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秋夜氛围,诗人用“万顷蟾光”描绘了月光洒满水面的壮阔景象,这种浩瀚的自然景观引发了诗人心中悠长的思绪。在“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中,诗人不仅在问友人黄公的隐居之所,也表现了对友人贺监的思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良夜的喜爱,特别是中秋这一天,恰逢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最后以“举杯酒露月同吸”收尾,诗人与月共饮,仰望青天,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更在意境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秋天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万顷蟾光”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A. 蟾蜍
B. 星星
C. 月亮
D. 水面
诗中提到的“黄公”指的是谁?
A. 黄庭坚
B. 黄巢
C. 黄宗羲
D. 黄思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涉及月夜的主题,但吴潜的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