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溪秋泛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6:15:24

诗句

疏疏水柳蘸轻波,新霁江村晒短蓑。

红蓼花稀蘋叶老,寒塘犹唱《采菱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24

原文展示:

疏疏水柳蘸轻波,新霁江村晒短蓑。
红蓼花稀蘋叶老,寒塘犹唱采菱歌。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水边柳树轻轻浸入波中,刚刚放晴的江村里晾晒着短蓑衣。
红色的蓼花稀少,浮萍的叶子也已老去,寒冷的塘边仍有人唱着采菱的歌。

注释:

  • 疏疏:稀疏,形容柳树的姿态。
  • 水柳:水边生长的柳树。
  • :轻轻触碰或浸入水中。
  • 新霁:刚刚放晴,指雨后天晴。
  • 江村:江边的小村庄。
  • 晒短蓑:晒短蓑衣,蓑衣为防雨的衣物,短蓑指较短的蓑衣。
  • 红蓼: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水边。
  • 蘋叶:浮萍的叶子,水面浮生的植物。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采菱歌:指采集菱角时唱的歌,表达农民的生活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臻,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饱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天高云淡,水乡景色宜人。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梁溪秋泛 其一》是一首描写秋天水乡景色的诗。全诗以水柳、江村、蓼花、浮萍等自然元素为主线,展现了清秋时节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用“疏疏水柳”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柳树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的姿态,给人以清新、柔和的感受。“新霁江村”则引入了刚放晴的江村,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与生机,暗示着雨后初晴的美好情景。

接下来,诗人通过“红蓼花稀蘋叶老”展现了秋季的特征,红蓼花的稀少和浮萍叶子的老去,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生机的消逝。而最后一句“寒塘犹唱采菱歌”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尽管天气寒冷,依然可以听到采菱人的歌声,传达出一种朴实而又温暖的生活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包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疏疏水柳蘸轻波:描绘水边柳树的柔美姿态,展现清秋水乡的宁静。
  2. 新霁江村晒短蓑:描绘雨后初晴的江村,表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3. 红蓼花稀蘋叶老:反映秋天的特征,暗示生命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4. 寒塘犹唱采菱歌:呈现乡村生活的生动场景,表现人们的乐观与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柳轻波比喻自然的柔美。
  • 对仗:如“寒塘犹唱采菱歌”,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赋予自然界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江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柳:象征柔美与宁静。
  • 江村:象征温暖与家园。
  • 红蓼: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
  • 寒塘: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霁江村”指的是: A. 刚下过雨的村庄
    B. 正在晒太阳的村庄
    C. 冬天的村庄
    D. 夏天的村庄

  2. “寒塘犹唱采菱歌”中的“寒塘”指的是: A. 温暖的池塘
    B. 寒冷的池塘
    C. 热闹的池塘
    D. 幽静的池塘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秋天描写,展现了对秋天的感慨。
  • 《山中秋色》:李白的作品,描绘山间秋色的美丽。

诗词对比

  • 比较《梁溪秋泛》与《山中秋色》,可以看到前者更注重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强调山水的宏伟与壮丽。这两种风格各有特色,共同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深刻的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溆浦楠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足因作是诗以遗诸公致再请之意焉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 其二 黄香梅 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陆务观效孔方四舅氏体倒用二舅氏题云门草堂 海棠 柔桑陌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箭之遥 修身立节 骑战 厄字旁的字 水酒 至字旁的字 长啜大嚼 木字旁的字 门户洞开 厂字头的字 沦误 翻手云覆手雨 仁智 車字旁的字 迫促 包含虚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